活動策劃現代節慶活動的功能和熱點問題
2013-01-12 12:12:51
的興起都不是偶然的,它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具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和,形成了傳統與現代方興未艾,展示出了巨大的資源整合、經濟拉動等功能,無疑成為世人關注的熱點。
一、 現代節慶活動的功能
我認為,現代節慶活動具有以下四大功能:
1、社會資源整合功能
資源整合就是要優化資源配置,要獲得資源利用的整體最優。的組織者則可以借助組織的氛圍品質,增強吸引力;同時,舉辦地環境的美化,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完善,也為舉辦地及其節慶活動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些資源的整合,為一個地方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例如1999年,昆明市為了主辦“世界園藝博覽會”,就對218公頃的世博園區及相關設施的投資總計超過216億元,并相繼建成近20家星級飯店,使昆明及周邊地區的建設大大加快,同時也使他們的城市建設明顯改觀。
2、經濟發展拉動功能
舉辦現代的多種拉動效應。近年來,對舉辦地區域經濟的推動作用,首先表現在它能帶來巨大的投資效益和商業消費。舉辦一個為舉辦地提供了潛在的經濟發展機遇。舉辦節慶活動,就是以先聲奪人、美聲引人、高聲過人的方式包裝、推介和發展自己,成功的節慶活動,可以為區域經濟的發展營造出優良的環境和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在直接經濟價值背后更隱藏著潛在的巨大財富。總之,節慶活動不僅具有一個轟動的即時效應,而且帶來了持久的經濟效益,從而達到投資與消費的雙贏目的。
3、地方文化傳承功能
節慶活動一方面推動了舉辦地經濟發展,為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也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這突出地表現在節慶活動的文化傳承功能上。節日是最能夠反映文化特質的核心要素之一,它的粘附力很強,凝結著民族歷史、人類起源、氏族分支、宗教祭祀、農事生產、娛樂交際、知識技能傳授、倫理道德觀念、審美情趣、服飾等,這些地方文化現象,不論觀念意識,還是日常行為模式、風俗習慣,都牢牢地凝結在節日文化之中。但是,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進步,現在不同地域文化間的交流不斷加強,必然產生文化同構、文化流失等不良現象。節慶活動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些現象。隨著各地民間節慶活動的開展,當地一些原先幾乎被人們遺忘了的傳統習俗和文化活動重新得到開發和恢復,一些傳統的手工藝品因市場的需求重新得到制作和發展,一些傳統的音樂、舞蹈、戲劇等又受到重視和發掘,一些傳統的民間服飾、飲食等又重現展現在人們而前。所有這些原先幾乎被遺棄的民間文化不僅隨著節慶活動的開展而獲得新生,并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資源。它們不僅受到旅游者歡迎,而且豐富了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人們對自己的傳統民間文化增添了新的自豪感,從而起到了傳承文化的作用。
4、大眾群體參與功能
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們對現代節慶活動的關注大大增強,并希望作為參與者親自加入到節慶的各項活動中去,體驗其中的快樂和興奮。因此,現代節慶活動的舉辦者特別強調節慶活動的大眾參與功能,節慶項目的設計也不斷增強公眾參與的份量。許多地方舉辦節慶活動時,堅持面向民眾,植根民眾;堅持辦大眾化的節,辦老百姓的節,使游客和市民都能從親身參與中感受到節日的美好和快樂。在對節慶活動的主題、內容、形式等策劃上,在對節慶活動的會徽、吉祥物、紀念品的制定上,都十分注重發動當地群眾參與,注意聽取專家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充分體現了節慶活動大眾參與功能。反過來看,節慶活動也只有大眾群眾的參與,才能集聚人氣,渲染氣氛,使活動有“氣勢”,有“聲勢”,從而產生節日的熱烈感覺,才能達到節慶活動的目的。
二、當前我國節慶活動的五大熱點問題
當前,我國節慶活動發展總的趨勢是好的,但在發展中,有一些熱點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主要有5點:
節慶活動必須要有明確的主題,主題是節慶活動策劃的核心理念,節慶活動是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的。節慶主題的策劃與設計,對于節慶活動整體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策劃節慶活動主題時要側重解決如下三個問題:
首先,是節慶主題的鮮明性問題。主題是節慶活動的主旋律,如果主題模糊,就會使節慶活動顯得內容雜亂無章、效果平淡無奇,進而導致節慶活動缺乏活力,前景暗淡。而鮮明的主題,會指引著節慶活動各個項目的策劃設計和執行,從而使整個節慶活動顯得利落不拖沓。例如青島國際啤酒節,從一開始就提出了“青島與世界干杯”這一主題,因而使青島國際啤酒節屆屆獲得成功,并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