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策劃公司:沈國興:錯位成功展雄風
2013-03-25 17:50:29
改革開放30年里,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的奮斗故事同樣多彩,他們的人生道路同樣成功,他們的個人經歷同樣豐富,(文章來自活動策劃公司、上海公關公司),雖然因為種種原因他們的事跡不為人知,但絲毫不影響他們在自己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這群人的代表人物中就有沈國興。
初見沈國興,他正在如運籌帷幄的將軍般籌劃著國際志愿者幫困扶貧聯合會的事情。暗紅色的T恤、不太規整的發型,很難讓人將其所做的事情聯系起來。然而,一旦坐下來交談,沈國興滔滔不絕的口才,憨厚的笑容、謙和的態度,一下子讓人對他那匪夷所思的策劃產生了興趣,同時也拉近了與他的距離。
從每年只寫36個字到每年寫5萬字
沈國興是50年代生人。他與那個時代的人一樣,從出生就與各種各樣的政治運動捆綁在一起,最該接受教育的十年歲月,被文化大革命的狂飚所剝奪。到了上世紀70年代后期,幾乎沒有學到什么知識的他,居然領到了高中畢業證書。然后進入一家企業成了一名產業工人。談起那時,他調侃地說:"我只在每月領取工資時寫3個字便可,那3個字就是我的名字。每月3個字,一年36個字。"
當改革開放的春風開始吹遍全國,繼恢復高考之后,一股學文化的熱潮在全國掀起。他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毅然加入了學習的大軍,每天早晨在上班路上他會背誦頭一天都是講的課程,到單位后邊干本職工作,邊有意與工友們討論學習的內容。到了晚上他會風雨無阻在出現在夜校的課堂,夜里,等老婆孩子入睡后他再像小學生那樣做作業。盡管每天忙忙碌碌,沈國興卻自得其樂。他嘗試著寫文章,嘗試著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工作中的出現的問題。很快,他在單位有了小名氣,許多工作中的問題,領導會讓他想出解決的辦法,寫出解決的方案。于是,他每年需要寫的字遠遠超出了36個字,上升到了3000,30000,一直到每年需要書寫50000多字。許多場合,他反復強調,學習應該是人一生所追求的,學習是成功的一大要素,進入一流的大學,能夠改變人生,沒有進入大學,也同樣可以改變人生。關鍵是必須認識到,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因為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社會,世界已經開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努力學習,善于學習,終會讓人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