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策劃中國活動行業趨勢:從小賣部到大賣場
2013-01-11 12:36:55
要預測中國活動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首先要看看目前中國活動市場的現狀。
無論是在北京、上海市、廣州這樣的中心城市,還是在一些活動行業相對較活躍的二級城市,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以某一個小活動的操作運營起家的活動執行公司,他們通過一些特殊的人脈網絡關系,拿到一個活動的承辦權,為活動籌集藝人、節目、拉贊助,更像是一個中介公司或者是小商販,通常一個幾萬塊錢的小活動項目就夠這樣的小公司忙活小半年,然后從中賺取一些勞務和服務費用,這種小作坊似的活動公司幾乎隨處可見。當然,它們和國外的一些運營公司性質不同,以倫敦活動市場為例,倫敦的活動公司專業化程度非常高,市場分工較細,活動公司本身雇員很少,很多公司可能僅有2-3個人,這些人主要從事的是活動前期的創意,活動策劃,一旦涉及到制作和執行,他們可以迅速的搭建外聘的專業隊伍,這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經驗和資源積累才能做到的。
因為目前中國的活動行業還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它的市場化機制還不夠完善和不夠成熟,這就使得諸如上面說的那種小作坊似的活動公司還可以生存和維系下去,但是,隨著未來活動公司的專業化、規模化發展,活動行業會逐漸的規范化和商業化,并逐漸形成一個包含了專業的策劃團隊,有經驗的執行團隊,完整而長期的品牌戰略規劃,系統化的服務及供應商在內的一個完備的活動行業產業鏈,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互相配合和依托,來共同開拓活動行業的廣闊市場空間。一旦這種產業鏈形成,小作坊似的活動公司就不可能再有生存和發展的機會,會在活動行業的激烈競爭中逐漸被吞并或取代,最終消失在活動行業的市場浪潮中。
這種小作坊似的局面,讓我們想起了曾經的國美那種小賣部似的經營狀態。撇開黃光裕案件的具體內幕與內容不談,其商業模式仍有可供研究和借簽之處。黃光裕曾經說過一句話,“如果我的企業只做電器或只做房地產或只做資本運營,我就不可能取得一種長遠、大規模的發展。靠單線是不行的。”隨即,國美通過多元化的經營模式開始搭建它強大的商業帝國,10年的家電零售業,各諸侯逐鹿中原,從小賣部林立階段進入混業巨頭競爭時期,國美用其獨到的眼光和有效的全方位的資源整合,逐漸成為引領這個行業從小賣部走向巨頭林立的過程中最為耀眼的一顆星。
未來的活動行業也會經歷這樣一個從小賣部到大賣場的轉變過程,它會以算術級到幾何級的增長速度向產業化的方向大踏步前進,通過合理的資源整合和配置,打造系統化、專業化的經營管理模式,最終形成行業巨頭瓜分市場的局面。
此外,中國也在呼喚著像NBA、IMG那樣的活動運營產業的品牌級公司出現,來帶動行業的迅猛發展,就像蘇寧、國美那樣成為行業的排頭兵和標桿。中國的活動行業需要打造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活動,諸如享譽全球的巴西狂歡節、慕尼黑啤酒節,以此來豐富活動產業市場,使其長盛不衰,其實,“超級女聲”應該算是一個很好的雛形。
同時,品牌活動公司也應該有能力承接小到一次商業推廣活動、一次佛教開光盛典,大到東盟博覽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等不同類型、各種層次和規模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