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會策劃:不但能合理分析
2018-05-24 12:00:07
十幾年前,我給一家還算牛逼的財經報紙寫稿,主管的副總編要求深一點。對比了初稿和見報稿后我琢磨出來,“深”的標準就是多一些專業詞匯,語法歐化一些。財經媒體習慣于在讀者面前端起架子,設置信息門檻,這一惡習還真是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但現在,大學生都在開戶炒股,出租司機邊開車邊在看盤,投資者已從精英財富階層,向大眾平民轉化。在這個背景下,“財關服務”固守所謂財經領域的“專一”,那是故步自封,畫地為牢。泛財經公關需要既專又博,內容為王,廣泛傳播。
上市公司股權收購,要放在以前,這只是財經媒體的選題。涉及到信息披露,放到證監會指定的一些專業媒體,如四大證券報、上交所網站等,依規發布即可??紤]到市場化的財經媒體、各大網站會感興趣,提前做做媒體溝通,發布一些正面報道,能影響到股價和投資者,就算做成了事。如果當成危機管理,除卻所謂的政府關系外,也無外乎在這個層面著力。
財經公關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專業的服務,特別是上市公司的剛需。養成泛財經公關思維,需要摒棄“拉關系、走渠道”的死路,立足于“?!钡幕A,因“專”而“泛”,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把專業的財務話語,解讀為可廣泛接受的故事,從而幫助上市公司與投資者和公眾達成共識。IPO也好,路演也好,“財關服務”的核心競爭力,是在觀點和內容的把握,渠道為王的打法,可以休矣。來源:《國際公關》 作者:徐茂利
但此番不同,王石一句“周一見”,就像宣布“演出開始了”一樣,輿論瞬間爆了棚。據新榜不完全統計,2015年12月14日到20日,不到一周之內,至少有3047篇微信公號文章參與討論,這些文章至少被1781.2萬人看過。僅20日一天,就有760多篇文章關注萬科,這比關注深圳滑坡事件的還要多出235篇——活躍的自媒體不光是搶了頭炮,甚至直接影響了主流媒體的選題規劃,主導了輿論導向。
TAG:徐茂利 財經公關 渠道自媒體時代的“財關服務”,除了要開辟新的傳播渠道,打破財經媒體的話語權壟斷,還要適應日益透明和規范的監督管理。過去的兩年來,打擊刪帖和網絡黑公關,對陳永洲、21世紀報道等案件的處理震動業界。公關公司一手捏著媒體,一手壓迫客戶,誘導客戶用媒體投放買平安的路徑,已經基本堵死。泛財經公關,需要從靠信息不對稱中牟取暴利的死胡同里走出來,真正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但若只是就事論事,理解稍嫌膚淺。萬寶從“寶萬大戰”這場大戲如此演繹,除了萬科和王石本身的特殊性外,有著更深刻的時代原因,對泛財經公關思維的養成,應有所啟迪。
2015年末,萬科與寶能系之間發生的股權爭奪戰,宛如一部商業大片,不論結局如何,影響必然廣泛而深遠。從財經公關的角度來讀這一場大戲,也頗多值得玩味之處。
自媒體的活躍很容易理解。一是王石作為公眾人物,其言其行,常常影響力超越了公司業務領域,(文章由善達策劃公司整理編輯),輿論場向來不乏爭議,極具話題價值。二是社會化媒體時代,自媒體看熱鬧不嫌事大,圍觀萬科大戰“野蠻人”不受約束,自然是不請自來。三是專業媒體報道要采訪、核實,講事實和數據,而自媒體上的文章,不但能合理分析,還能做情感判斷,受的約束既小,發揮的空間就大——做自媒體和主導主流媒體版面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同一群人,這些人在自媒體上可以暢所欲言,而在版面上,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制約,此消自然彼長,爆棚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