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關公司:章群:公關人才培養須貼地飛行
2013-03-26 02:04:38
2010年11月26日,“2010年西部公共關系研討會”在成都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公共關系的創新與責任”,由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公關公司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公關公司工作委員會西南工作組、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承辦。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總支書書記章群到會并發表題為“西部公關的人才戰略”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總支書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章群
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同學們,下午好!
作為西部公關論壇承辦單位之一,我們再次歡迎各位蒞臨西南財大美麗的校園。待會兒我們將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相信這個歷史性的激動人心的時刻將載入西南財大西部公關論壇的史冊,讓我們共同見證。前面的四位嘉賓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并剖析了公共關系、公關策略、網絡、地產領域以及體驗式情感傳播、企業危機管理。下面我就想西部公關關系人才戰略方面,與諸位分享一下。
電影天下無賊,葛優飾演的黎叔有一句名言,21世紀什么是最貴的?人才。公關人才特別是有經驗掌握某一領域專業知識和熟悉國際法知識的中高級公關人才,尤為匱乏。我做過這方面的調查,2009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計數據顯示,近五年崗位需求中,公關行業一直位居前三甲,人才需求始終保持著每年以30%左右的旺盛強勁的高增長率,我們尊敬的陳向陽副秘書長在今年4月份完成了中國公共關系09年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雖然受經濟危機影響,中國09年公共關系服務市場增速有所放緩,但是公關市場年營業額仍高達168億元。較之2008年奧運年,還增長了28億人民幣。目前在公關人才市場上缺口較大,對人才的需求結構發生顯著的變化,客戶經理、策劃經理、媒介經理三類崗位尤為緊缺。這個現象與我們國家目前的公共關系人才培養模式緊密相連。十多年前,國內只有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等少數高校開設有公共關系學系,我們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和公關人才培養在西部是十年前開始的,算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么我們綜觀中國公共關系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中山大學成立我國第一個高等院校公關關系研究會,到1991年,中國國際公關協會誕生,到今天我們中國西部公共關系論壇的成功舉辦,這些年來人才增長規律勢頭強勁。
但另一方面,客觀的講,不僅是中國西部地區,幾乎所有高等院校現有公關人才的培養模式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著與現實脫節的地方。因為在公共關系教學和研究方面,存在著實踐先于理論的問題,我們知道一個行業缺乏正確的先進的科學理論指導,必然會陷入一種茫然狀態,而難以取得進一步可持續協調發展。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對于我們公關領域具有尤其重大的現實意義。雖然公共關系理論流派眾多,特別是近些年來呈現出百家爭鳴之勢,卻難以形成亂花欲墜迷人眼的格局。在交流中有兩個詞想跟各位分享一下,一個是貼地飛行,(文章來自活動策劃公司、上海公關公司),一個是踩地氣。公共關系與其他學科不一樣,存在踩地氣,專業人才培育來自于很多其他領域,必須以實戰實效予以檢驗,這就需要我們貼地飛行。因此說,有些知識和能力不是在課堂教學和課外作業方式可以完成的,我們的公共關系戰略人才的培育必須不斷強化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此外,業內人士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叫蛙人,我們四川有句方言,稱為只要鋤頭舞得好,沒有墻角挖不到。有數據顯示,在中國大陸排名前十位的國際公關公司人員流動率分別為12.8%和13.8%,我們尊敬的楊組長也宣讀了公關行業西南區TOP10公司榜單,我想這些行業領軍人物也可以比對一下自己企業內部人員流動、流失的狀況。與其接受上手慢的新手,不如通過獵頭公司挖人家的人才。這就導致了各大公司顧慮重重,為避免為他人作嫁衣,也不愿意掏錢包做人才培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