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關公司:薛雯漪:命運本身,才是最生動的大數據
2015-12-14 21:20:10
她是與大數據打交道的管理者與創業者,具有成功職業女性必備的高度理性。她說:“從來沒有所謂的職場環境不夠好,只有自己沒有做到。所有的問題,最后都往自己身上去尋找解決方法,會讓你下次做得更好。”
“人年輕的時候去做什么不要想著現時回報”
剛看到薛雯漪的第一眼,你會感慨她把身材保持得仿佛運動員一樣,她笑言這跟她從小喜歡體育,現在還堅持健身有很大關系。她身體的緊致和舉手投足的干練,在一席得體職業裝的襯托下,散發著自信又強大的氣場。
我們的話題,從身材開始,直接聊到了少年。12歲,薛雯漪進入廣州最好的高中,那是一個高考重點率經常達到百分之七八十的學校,薛雯漪至今的微信好友圈里最重要的一個群就是這些同窗。
在一群精英里,她的學習成績不是最好的,但女子100米欄、五項全能卻是當時學校里的佼佼者–“100米欄其實是很難的,需要很好的速度、協調性以及反映和判斷,從小從事競技體育對我影響很大,所以我不怕比賽,輸了,無非就是再來。”
她的意志力不僅來源于體育,也來源于父親的影響。”父親一生四次職場大轉身,從研發工程師到成功的國企管理人,已經不能簡單用”睿智”一詞來形容”,薛雯漪描述到,”身份是次要的,他每次從零開始,最終都能在新的領域成為行家里手。這讓我非常崇拜。”
父親對女兒寄予了很高的期望,6歲的時候就要求她五點半準時起床背英語,直到今天,薛雯漪還記得小時候天未亮,棍子在床沿快速擊打的聲音。”高考的時候我壓力很大,開始整夜失眠、掉發,那可能是我一生最脆弱的時候。但即便那個時候,我也想,我不可以倒下,我可以應付。我自創了一套深呼吸法,自己打著節拍吸氣吐氣,在安靜的深夜慢慢放松自己。漸漸的,失眠也沒那么可怕。”
17歲,女孩多愁善感的年齡,薛雯漪冷靜地戰勝了失眠,她身上那種不服輸、越戰越勇的內核,已經萌芽。
北京郵電大學理工科畢業后,薛雯漪進入知名外企,工資是當時同齡人的七八倍還多。但父親希望她出國深造,或者說,要求她出國深造–“不走出去,你不知道自己的局限。”在很不情愿的情況下,薛雯漪申請到了美國舊金山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沒有獎學金,身上只帶了很少的一點積蓄–“少年時代我一直是很文藝的,最早我的想法是學時尚設計,甚至想當模特,但陰差陽錯,好像命運就不讓我往那條路走,一直把我和技術、管理捆在一起,與數據結緣,我的人生與大數據分析、管理須臾不可分,。”
在美國度過的青春,薛雯漪總結起來是–“在感情方面是屢屢挫敗,找工作壓力巨大。”一個偶然機會,她獲得了給商學院院長當助理的工作,在報酬未知的前提下,盡心盡力地干,常常通宵達旦建立數據庫,這份工作最后為她贏來了意外的經濟回報,以及當時倉促申請赴美而沒有拿到的獎學金,–“那時候我開始明白,人年輕的時候去做什么不要想著現時回報,只要你輸出的是好的價值和產品,回報一定會來。”
畢業之后,她的事業進入加速道。26歲,薛雯漪成為UT斯達康產品經理,3年后,她成為UT斯達康公司的全球產品管理部總經理–“這不奇怪,我在UT的4年,工作的時長加在一起差不多趕上別人的2倍了,所以可以說我在UT工作了7-8年呢。”回國后,履歷開始越發閃耀–中國網通的事業部總經理,、中電通信的首席執行官、中信大東寬帶技術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我追求環境信任我,我也信任它,彼此愉悅”
“31歲開始,我歷任了了兩家比較知名企業的 CEO,帶著新銳、野心和橫掃一切的決心。我領導的團隊都是比我大十歲、二十歲的男性,他們可能對我的評價是少不經事、不會駕馭資源、盛氣凌人。這讓我很沮喪,重新回顧這段經歷,它的寶貴價值,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歷久而新:一個人的心智應該能夠匹配你所面對的一切,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所以在事業的道路上不要著急。一個人還沒有足夠強大的時候,過高的獎賞會殺死你。”
2006年,在事業低谷期,薛雯漪對自己所在的通訊行業的發展前景及其自己的特長和弱點做一次認真的反思。反思最后的結果,就是加入創業團隊,進入互聯網領域。
這年夏天,薛雯漪和其他幾個創業伙伴,共同創立了隨視傳媒。創業是艱難的,一熬幾宿是家常便飯,很多時候,白天主要是和客戶開會和溝通,分配工作、思考方案的工作,經常要放在晚上,所以團隊經常在半夜三四點收到老板的郵件。團隊組建之初,經常要出差,一周在外三四天,跟著出差的小伙子們都生病了,就薛雯漪不病,別人都可以休息,只有她不行,她不允許自己病倒。臥薪嘗膽的創業經歷,也讓薛雯漪一改舊日,她遵循著父親曾經的道路”從零開始,徹底付出”–“隨視剛開始的時候,我和團隊一起,坐著公交車去拜訪客戶是很經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