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會活動策劃:陳陽:公關的本質是釋放善意、影響人心
2016-02-19 21:29:11
陳陽:資深公共關系專家、藍色光標數字營銷機構副總裁。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曾供職于人民日報、中央電臺等媒體,是中國媒體報道中央高層領導的核心記者之一。1999年從事公關業務,精于政府公關、媒體運作、企業公關和危機公關。熟知中國公關業務和品牌、形象策劃與推廣,并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公司管理經驗。
多元化的從業經歷
我個人職業做公關歷史不太長,1999年開始正式做公關,到今年整16年。中國公關是伴隨著改革開放而來的,一開始情況比較特殊,并沒有公關公司,但企業卻有公關需求,那時候主要通過媒體來滿足企業的這種公關需求。當然,這并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公共關系。
我在新聞媒體的工作經驗、知識和人脈的積累,對我后來做公關有很大影響。我是一個有新聞理想和有追求的人。只要自己喜歡一件事,就一定會深入地去做。對新聞的感情,一直到今天都還是很深的。我做了22年的新聞,我攢了很多的資料和筆記,如果將來我退休了,還要集中拿出幾年的時間,一定要把這些整理出來。
我從1978年開始工作,當時正值改革開放。我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進入報社,那時候報社剛剛經歷了文革的動蕩,里面的人大多數都是4、50歲的老同志,他們給了我很多幫助,也潛移默化在工作和交流中給了我很大的養分。更重要的是,他們開辟了我看問題的不同視角。1985年我調到中央臺,參與了那里的很多報道,中央臺也給了我很多機會,我們所做的節目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有很多“粉絲”,算是中央臺排前三的節目。所以那一時期,確實給我了很大的鍛煉,讓我學會了洞察與忍耐。現在我做公關,有時候也會不被理解,有些好的方案客戶并沒有接受,有時也有很多遺憾。雖然在藍標我年紀最大,但是我從來不灰心,因為我心中總有那么一股信念在支撐著我。
與藍標結緣
我1999年下海,跟朋友開了一個公關公司,主要做咨詢,接的都是偏時尚類的案子,比如卡地亞、登喜路等。做了6年之后,覺得自己很疲憊,就沒有再做。后來經朋友介紹認識了藍標的趙總,趙總給我留下兩個最深的印象:一個是他跟我談了他的志向,不是為了眼前利益做一家公關公司,而是希望做一家百年老店。這個讓我眼前一亮,覺得他是一個值得托付的人,他有的并不是野心,而是一顆很扎實的雄心。我對他有一種敬畏的感覺,所以覺得我應該支持他、幫助他。第二,趙總是一個善于傾聽的人,他說話不多,總是特別樂意傾聽別人的意見,大家有什么事商量著辦,他的性格對他的公關事業特別有幫助。就是這樣,我加入了藍標,重燃了我做公關的心。一晃,來藍標已經快11年了。現在,我在藍標只管業務,注重業務內容的管理,比如說政府關系、媒體關系、危機管理、企業形象咨詢等等。任何和業務本身有關系的工作,我都會去盡心給予支持。
藍標企業文化:專業立身,卓越執行
藍標的Slogan是“專業立身,卓越執行”。比如從2012年起到2022年,藍標有一個10年戰略規劃,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個戰略上向實現數字化轉型。數字化包含3個核心要點:一是抓取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解讀,以提供更好的咨詢;二是移動化;三是我們要帶動客戶向數字化轉移。第二個戰略是實現國際化。我們這兩年收購了一些國外的公司,想進行國際布局——藍標對這塊還是比較前瞻性的,中國要走出去,未來的公關市場一定不僅僅是在中國,所以,我們要用國際化的眼光看問題。第三個戰略是以2012年的營業額為基點,做到10年10倍,到2022年的時候,我們要達到220億的這樣一個營銷規模。
藍標還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一是溝通。同級之間要溝通,上級要溝通,上下級之間也要溝通,溝通原則始終是藍標的第一原則。二是分享學習。藍標有一個公共平臺,一些好的案例會分享供大家學習。三是相互支持,形成公司發展的合力。
卓越執行更多是對細節的把控。一場活動,如何布置場面、營造環境,音樂要什么樣的節拍,音量大小是多少等等,這些細節都需要和企業的品牌理念相結合。一些活動場地條件有限,沒有自動化的操作臺,燈光音響就要靠人為控制。這就考驗大家的默契配合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稍不留神就是事故,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到卓越執行,才能保證每個公關活動的質量與品質。
公關與新聞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