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策劃
一個小小的細節可能會讓整個活動增彩添色,也有可能給整個活動帶來永遠的遺憾,甚至會帶來不必要的經濟上的損失,因為活動現場畢竟是一次性的,活動結束就是結束了,不可能再重新來一次,只能吸取經驗教訓,在下一次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
著名的營銷管理顧問汪中求先生在其暢銷著作《細節決定成敗》一書中講了上海市地鐵一、二號線的案例,讀了讓人感慨不已,原來細節的關注不僅是一種智慧的體現,還是企業節約運營成本、保證收支平衡的重要保證。
這個案例說的是,上海市地鐵一號線是由德國人設計的,而地鐵二號線是我們中國自己的設計師設計的,表面上看起來二者并沒有什么不同,但是當兩條地鐵投入使用以后,才發現二號線有很多的細節疏忽,導致其運營成本遠遠高于一號線,甚至至今都未實現收支平衡。其中的一個細節說的是,地鐵一號線的每一個室外出口都設計了三級臺階,要進入地鐵口,必須踏上三級臺階,然后再往下進入地鐵站,很多人開始的時候還不太理解認為這樣做豈不是給乘客帶來了不便,結果到了夏天一下雨,人們終于明白了這三級臺階的作用。因為上海市地處華東,地勢平均高出海平面一點兒,到了夏天一下雨很多建筑物就會受困,而正是這三級臺階的設計,阻擋了雨水的倒灌,從而減輕了地鐵的防洪壓力,所以一號線的防汛設施幾乎從未動過,而二號線因為設計師沒有考慮到這個細節,經常在大雨天被淹,地鐵被迫停運,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還有一個細節,德國設計師根據地形、地勢,在一號線的每一個地鐵出口處都設計了一個轉彎,很多人指責說,這樣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煩和施工的成本嗎?當二號線地鐵投入使用后,人們才發現這一轉彎的奧秘。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你家里開著空調,同時又開著門窗,你一定會心疼你每月多付的電費。而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轉彎,提高了空調的使用效能,省下了多少電,每天又省下了多少運營成本。可見注重細節是一個以小見大的舉動,也是一種智慧的詮釋。
新活動傳媒也有過類似的經驗教訓。東盟博覽會是新活動傳媒已經服務了三屆的老客戶,對于這樣一個政治性和規格都極高的國家級盛會,能夠得到了主辦方莫大的信任是件很驕傲的事情,但是上屆東盟博覽會就是因為一個細節的把握,最終留下了一個小小的遺憾。新活動傳媒項目負責人后來評價這次活動時首先進行了自我批評,他認為這屆博覽會之所以留下遺憾,做得不夠完美,是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缺失了一個總導演負責機制。
前面我們也說過,總導演的角色是要把所有的資源協調在一起,要與所有的部門和工種進行前期的溝通,而去年的東盟博覽會,活動策劃公司,這一點就做的不是很到位,去年東盟的理念是“紅橋落鷗”,在開幕式最后一個環節,導演設計了一個標志性的動作,以體現一個偉大的寓意:十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通過他們的推動連成一座友誼的紅橋,為此,需要制作一個十一個領導人的啟動裝置,他們要通過按按鈕來進行開幕式的剪彩。結果道具做出來送到現場以后導演才發現問題所在,因為這個道具設計師是一個左撇子,按照他的個人習慣,他就做了一個左撇子的道具,他自己推起來沒有任何問題,一推上舞臺突然發現方向反了,那樣一個道具,按照正常的右手習慣的人的推法,顯得特別別扭,而且觀眾看起來也會覺得很奇怪,但是,那個道具內部有很復雜的電路裝置,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沒有時間再做較大的改動,不得已,只好找工作人員來協助領導人按開關的問題,最后領導人的剪彩幾乎是在禮儀小姐的配合下才完成的。
你看,就因為一個道具,使整個開幕式舞臺呈現看起來不那么完美,甚至可能成為整個開幕式的一個敗筆,也給自己公司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盡管外界對整個開幕式的評價很高,所謂的差錯也不影響全局,但是,對于一個嚴于律己的團隊來說,“左撇子事件”是一次很好的教訓,它時刻提醒團隊的每個成員,要注重細節的重要性,認真做好自己職責中的每一件小事兒。有句話不是說的很好嗎?“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而這正是一個好的活動運營公司最應該看中的品質和最應該追求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