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策劃淺析景區旅游節慶活動策劃
2013-01-12 06:32:23
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作為旅游活動重要內容的各種旅游節慶活動紛紛應運而生,為聚集旅游人氣、宣傳特色旅游資源、推動當地旅游業發展起到了較大作用,也使傳統旅游產品的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觀。
一、旅游節慶與傳統節慶差異性比較
第一,傳統節慶具有固定性。傳統節慶包含著傳承已久的文化內涵,舉辦時間、地點較為固定,一般情況下不能輕易變動;旅游節慶則較為靈活,可以因地制宜,適時開展。第二,傳統節慶具有持久性,常年舉辦,甚至作為一種地方風俗可以傳承上百甚至上千年;而旅游節慶活動往往需要常變常新,根據旅游市場需求,不斷添加新的內容,以對游客產生持續不斷的吸引力。
二、旅游節慶活動的類型和作用
以上這些因素的存在,使旅游從內容上劃分,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自然觀光類
利用當地旅游資源優勢或將已有旅游資源產品包裝成節日的形式。此類節慶活動多與生態主題相關,滿足旅游者回歸自然的需求;具有較強的時季性,適宜配合應季旅游資源開展;旅游者的參與范圍廣,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如春季賞花節、秋季采摘節、冬季賞雪節等。同時節慶內容的可拓展性較強,在一個節慶主題的支撐下,可以并行開展多種專項旅游活動。如洛陽牡丹節,在節會期間,同時舉辦賞花、燈展、書畫、攝影展、研討會、洽談會、和游覽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古墓博物館等旅游活動。
觀光類的開展也實現了旅游產品的組合式開發創新。如“紹興春季賞花大會”,在紹興以悠久的歷史、豐厚的人文底蘊的旅游品牌基礎之上,突破常規思維,主打紹興“花”品牌,通過整合城市相關資源,推出了全新的紹興春季旅游形象,豐富了紹興旅游的內容。
2、民俗文化類
此類節慶多以展現原生態的民俗文化為主題,活動內容豐富多彩,表現形式多樣。配合景區文化特色,組織開展,將民俗文化元素盡量多地融入其中。如傣族的潑水節、廣西國際民歌節、內蒙古的納達慕大會等。同時活動具有較強的參與性,游客在參與中得到盡情的釋放和享受。
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提升和傳播景區文化內涵,增強景區吸引力,樹立獨特的旅游景區形象。如“淳安千島湖秀水節”標志性演出活動,融雜技、舞蹈、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為一體,表演中較好地融入了當地民俗、戲曲文化,是當地民俗文化的現代演繹,起到了為景區聚集了人氣,提升景區文化內涵的良好作用。
3、參與體驗類
此類節慶活動具有很強的參與性和互動性,旅游者就是參與者。通過參與,旅游者可以全方位地感受到旅游的樂趣、體驗到當地文化,如漂流節、滑雪節、美食購物節等。
這些節慶活動對旅游發展具有引導作用。從簡單的觀光旅游到深層的體驗旅游,不僅可以指導游客更好的參與旅游活動,加深對旅游景區的了解和感受,而且提高了旅游者的旅游意識,加深了對景區文化內涵的理解,對旅游目的地產生很好的品牌帶動效應。如“夜泊紹興風情游”,便是將傳統的觀光旅游轉化為體驗旅游,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文化性和情景性。游客通過坐烏蓬船、品紹興酒、看社戲、寫蘭亭書法等一系列參與性活動,切身感受到了紹興濃郁的水鄉風情和古城風味,使紹興江南水鄉文化在游客心中鮮活了起來,從而提升了紹興旅游品牌內涵。
三、旅游節慶活動的策劃
旅游節慶不是一個短時的活動,而是一項需要長期經營、投入的旅游產品,需要精心策劃。旅游節慶策劃是一種創新,這種創新包括概念上的、形式上的和內容上的。所以旅游節慶活動的策劃并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需把握好如下幾點:
1、抓住活動,創意創新
“生命在于運動,旅游在于活動”,活動便是對文化的活化,讓原本靜止的事物活躍起來。通過節慶活動中,旅游者感到的是動感、熱鬧、歡騰,是活動過后的愉悅、健康、休閑和品位。同時,要注意活動內容和形式上創新,要與節慶主題切合,具有較強的市場運作能力。如“百名醒目少兒集體生日同樂會”活動,組織同月生日的小朋友在某一個景區開展寓教于樂的主題旅游活動,將單純的景區旅游與節慶活動相互貫穿,同時也巧妙地在景區與食品品牌間開展了跨界合作,充分利用了醒目年輕活力的品牌形象。策劃活動實現了內容和形式上的創新,讓人耳目一新,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2、確定主題、做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