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關公司:鳳凰網徐進:“互聯網+”下的場景營銷
2015-11-22 09:00:28
“要么擁抱互聯網+,要么回家‘靜靜’”!2015年金投賞,“各路英雄”今年不約而同地圍繞“互聯網+”的熱門元素做起了文章。而“原生”,又絕對屬于今年的“刷屏話題”。四天下來,鳳凰網、新浪、雅虎、谷歌、視覺中國、樂視紛紛上臺,傳遞自己在這個領域的收獲與心得。
“原生”受到了越來越多行業人的關注,其實得益于最早將“原生營銷”從美國引入到中國的鳳凰網,歷經兩年多的時間,鳳凰網原生營銷走出了完全符合中國趨勢的營銷道路。從原生營銷2.0“讓廣告走進生活”到3.0“原生營銷與生活傳奇”,再到4.0“原生營銷,再造生活場景”,鳳凰網通過不斷引領,創造了屬于自己的互聯網+營銷傳奇。
也正是因為超前的思維和與時俱進的洞察力,才使得鳳凰網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原生營銷”的200多個案例深入人心,當然也為其創造了數億的廣告收入。如何“名利雙收”?在鳳凰網專場,作為第二年在金投賞分享“原生營銷”的鳳凰網高級副總裁徐進為大家奉上了“互聯網+”時代的營銷戰法。當然,沒來的也不要著急,華麗麗的干貨雙手奉上,小伙伴們可要接好了!
做營銷不能自我陶醉,技術再先進“人”永遠是“源點”
傳統媒體廣告遭遇滑鐵盧!“在2015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14年網絡廣告收入首次超過電視廣告達1500億+。2015年Q1傳統媒體廣告花費持續負增長,從2011年的16.6%到2015年的-4.7%。”殘酷的數據,讓我們不得不意識到:廣告市場變天了!
廣告市場的新格局,見證的是主流媒體形態的變遷!在產業升級新元年的互聯互通時代,我們必須接受這樣一個現實: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服務,甚至物與物、服務與服務高度互聯;虛擬與現實、線上與線下、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相互融合并連接為一體。
在這樣一個時代下,讓我們先把目光聚焦到當下數字營銷的焦點。程序化購買、多屏互動、搜索引擎、VR、人臉識別、體感……眾多高科技手段層出不窮,反而讓我們迷失了心智!在互聯網+背后,改變我們的僅僅是技術嗎?
“人+信息”的關系被重構:信息獲取越是便捷,生活越是缺乏深度思考。3000萬條即時信息發出、1100萬個頁面被打開、600萬次網絡搜索行為、360萬次APP下載數、23500條新廣告發布、3.3萬次網購交易……如此龐大數據,僅僅發生在中國互聯網60秒的時間里。請問,你的“大腦”消化的了嗎?咱還是先靜靜吧!
“人+人”的關系被重構:從中國社交媒體影響報告中可以看出,社交媒體的發展,給予了大家拓展朋友圈更大的機會,但反過來,圈子里的人,卻大多數都成為了“熟悉的陌生人”。中國網民“單純瀏覽信息、不評論、不互動”的比例從2013年的39%升級到2014年的46%,反之,“評論信息、點贊”的比例卻從2013年的34%下降到2014年的20%。面對這種既親近又陌生的新型關系,你又處理的了嗎?
“人+服務”的關系被重構:越是服務便捷,消費者的忠誠度反而越低。注重功能和利益,而忽視了對品牌與價值的認同,再好的產品和服務也容易被競品所取代。以社交和約會應用為例,社交游戲在火爆時會吸引大量的用戶,但當熱潮退去時用戶又快速流失;而約會應用的用戶在找到對象后很可能就會立刻放棄該應用。這個年頭,服務不好做呀!
面對各種關系的重構,影響、粘住“人”就變得越來越難。營銷難做,思維不得不變!對應傳統媒體時代的“影響力思維”、互聯網媒體時代的“流量思維”、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品思維”,互聯網+時代,我們必須要有“場景思維”!
無場景不營銷,消費者的習慣永遠和自身利益相關
場景這個話題,可能大家并不陌生,有些人理解為一個地理位置,或某種生活方式,或某種O2O形態的消費體驗。其實,場景的價值遠不在于此。徐進一語道破天機。“場景,其實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個超級入口,它通過與人生活緊密相連的故事,不斷創造出新的內容、新的服務、新的關系,以此引爆人的興趣和高度參與。所以,故事即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