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地鐵廣告背后,是哪些不尋常的創意法則
2018-04-18 14:47:32
在全國范圍內,在北京、上海、廣州是幾大繁忙的地鐵城市,人流量很大。作為能夠廣泛觸及人群的渠道,自然也成了廣告主們青睞的廣告投放目標。
2017年上半年,許多互聯網品牌突然扎堆在地鐵里做起文章。從去年網易云音樂的樂評車廂開始,地鐵車廂因其擁有“高密度人流、密閉空間、場景化營銷條件”等特點,成為廣告主們大施拳腳的一方新隅。
今天這篇文章,來討論一下爆款地鐵廣告背后的三條創意法則:
地鐵是一個文化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可以發揮的創意不止于此,如何生產能提升用戶體驗和參與感的廣告形式?如何將VR、AR、全息體驗等技術融入廣告場景?
1,場景互動法則
善達智庫代表案例:南京地鐵4號線于2017年1月18日正式運營,標志色為紫色,從龍江站到仙林湖站共18個站點,以100公里/小時的時速榮登速度之王,并實現地鐵1、2、3號線的串聯。
為迎接5月20日在南京舉行的首屆江蘇發展大會,4號線專門推出了“錦繡蘇”號專列。紫藤花有著熱烈歡迎的寓意,表達對江蘇游子榮歸故里的歡迎之情。
站廳內和地鐵的二維碼,掃一掃便能通過AR現實增強技術聽見阿紫向大家訴說她與南京的故事。
此外“阿紫”還推出了一系列文創周邊產品,從U盤、卡套、手機殼、鑰匙扣、雨傘到充電寶、布包、手辦等。
“阿紫”4號線將打造成藝術創意、科技創新、產企聚合發展于一體的優質平臺,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民了解江蘇特色、南京特質的公共文化空間。
備注參考案例: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采取過這樣的策略,如果你在北京,你一定曾到西單地下通道的“十里桃林”拍照留念過。從燈箱、通道、全包車到品牌森林,當地鐵車廂被染得五彩繽紛,你就會被這種聚焦的氛圍所吸引。?
2,定位戰略文案法則
善達智庫代表案例
3,情感共鳴文案法則
如何走心?必須要能要調動起大家的情感,激發人們情感的共鳴。例如,網易云音樂從4億條樂評篩選出共鳴感最強的簡短金句,讓很多人看了之后,可以暫時脫離深深的孤獨感,(文章由善達上海公關公司整理編輯),在情緒上面進行舒緩,從而產生情感共鳴,讓這個移動互聯網上的聽歌APP有了溫度。
無論是哪個法則,單純的地鐵廣告,對于品牌的作用依舊不夠凸顯,整合傳播以及線上線下協同傳播,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比如: “一句接地氣的地鐵文案+一個知乎問題”+一個品牌形象視頻,對話內容頗有點段子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