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公司:中國要堅持“創新驅動
2018-05-24 18:12:52
這次與以往的不同,是中國有了更強的經濟實力,更多的合作伙伴,還有更強大的國家公關能力、企業公關能力。
TAG:李國威 中國 主動公關時代從國家角度,中國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平臺,雙邊和多邊貿易協定,傳遞合作、發展、共贏的核心信息。從企業層面,中國國有大型企業從過去的工程援建,到現在的商業開發,多元合作,幫助解決當地市場的技術設施需求,從“低廉價格、埋頭干活”的項目實施進入到“高質領先、共同成長”的品牌戰略形象塑造階段。
歷史上,公關一直是變革的推動者,現在又是一個開啟新時代的機會。
中國在海外的情況不同,(文章由善達新產品發布會整理編輯),中國人固然有東亞民族“敏于事而訥于言”的傳統,但是公關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重要,也從來沒有現在這么好的機會。
企業一般不會評論政治,但是積極的公關與政府關系,在高級別論壇上傳遞信息,是企業公關的高境界,這些年的“中國發展論壇”,盡管有級別、贊助款等各方面的要求,全球500強企業的一把手還是愿意在忙碌的3月出現在北京,與中國總理和高官對話,建立理解和溝通的渠道,哪怕就是表個態,混個臉熟。
關于中國企業的全球品牌,我們總是會提到中國中車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春田市新工廠的建設。開始當地人認為中國人會摧毀春田的工業傳統,結果是,中車不僅為春田市提供了數百人的就業,而且原本準備拆除的,被視為文化遺產的老廠房辦公樓也被保留下來。看到小鎮酒吧老板在墻上貼出“Welcome CRRC”的時候,你感到這是中國品牌的力量。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習主席提出的“講好中國故事”,不僅僅是在中國的官方媒體上講,更重要的在國外的主流媒體和自媒體上講述,讓連接中國企業的國外社區和民間人士,自發地分享他們眼中的中國故事。
“全球化”、“保護主義”、“貿易戰”都是標簽,標簽化是公關的基本工具,特朗普的標簽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美國是一切的核心。而習主席講的是:全球增長動能不足,治理落后,發展失衡,造成世界經濟長期低迷。中國要堅持“創新驅動,協同聯動,開放共贏,公平包容”的發展模式。
中國經歷了“韜光養晦”的階段,現在是“講好中國故事”,主動公關的時代,在這個進程中,企業可借國家之勢,建立自己的全球品牌影響。
我曾在美國企業工作多年,外企在中國分成兩個圈子,一個是歐美企業圈,一個是日本、韓國等企業圈,或者后者基本上不成圈子。很多年前,在中日關系還沒有那么差的時候,我跟日本的媒體和商會聊過,建議他們借鑒歐美企業在中國的經驗,讓日本商會發揮建設性作用,為中國的工業標準、環保、公益事業做些事情,不要總是縮在后面,什么事情都等著日本總部定奪。后來沒有見到太多的行動,再后來中日關系變成這樣,企業已經無力回天。
當然,企業與國家的聯系總會有風險。以往,中美和中歐關系的變化,多少會影響兩大陣營給中國的商業訂單。我們也承認,在某些特定的時期,最好的公關可能就是不公關。
2017年初,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發表關于擁抱全球化的講話,美國新總統特朗普上臺后采取的一系列否定前任的移民和貿易政策,標志著中美兩國新一輪角力的開始。
兩位領導人闡述的不同的治國之策,發展之策,其中所含的核心信息,為公關打開了無限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