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的一個下午,記者來到位于建國門華潤大廈的美國聯合技術公司(以下簡稱UTC)駐中國代表處,跟UTC中國區公關總監蔡利作了一席深談。優雅、熱情是她給記者最初的印象,在交流的過程中,她的開朗、睿智也毫無保留地顯現。在此,記者沿著蔡利在政府、Agency和In-house之間的幾次相互轉換的足跡,記錄她如何果敢地摔碎手里的“金飯碗”,成為出色的公關人的歷程。

美國聯合技術公司中國區公關總監蔡利(網配圖)
> 雙重經歷
蔡利的職業生涯,一半時間在政府,一半在跨國公司。她曾經在文化部就職7年,有4年在中國駐美使館做文化外交官,這個經歷對其幫助很大,正因為此,她一次次被各大知名跨國企業所青睞,包括現在的UTC。蔡利談起UTC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UTC原名聯合航空運輸公司,從事飛機制造和航空運輸,有7大子公司,主要是開利公司(供熱、空調和制冷設備)、漢勝公司(宇航系統、航空機載設備和工業產品)、奧的斯公司(電梯、扶梯和人員運輸設備)、普惠公司(飛機發動機、太空推進系統和工業燃氣輪機)、西科斯基公司(直升機)、聯合技術消防安保公司(消防和建筑安保系統)、聯合技術動力公司(分布式電站及燃料電池等)。
UTC的歷史已經超過100年,在中國也歷經了幾十年的發展,非常看重與當地市場的長期合作以及與當地政府的戰略伙伴關系。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發展速度激動人心,是UTC非常重視的市場,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迅速又極為復雜的國家,政府關系和企業傳播是必不可少的,這為蔡利發揮自己的專長和聰明才智提供了理想的平臺。蔡利說,她和自己的團隊的職責便是為UTC的所有子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創造良好的政府環境與輿論環境,(文章來自活動策劃公司、上海公關公司),樹立UTC“可靠、值得信賴”的形象。
蔡利認為,國家之間、公司之間以及國家和公司之間的利益都是交織在一起的,她就職于政府和公司的雙重經歷使其可以站在不同角度去考慮問題。比如她了解UTC在推動中美兩國貿易問題上所做出的努力,同時當中國許多官員不理解為什么UTC的一些產品不能賣到中國的時候,蔡利能夠將美國對高精尖產品的管制政策及時地傳達給中國政府。而且也正是因為她的政府工作經歷使其可以了解政府所想,從而建議企業不能單純地賣產品,而應該幫政府解決一些社會問題,實現共同的目標,找到了契合點以后,一個企業才可以在當地市場如魚得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