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境中的“穿透”
單以取得“準生證”的時間點來看的話,創維手機屬于絕對的“小字輩”。可就是這個“小字輩”,卻成功上演了逆風飛揚的奇跡,在四面楚歌聲的國產手機市場贏得了 “創維速度”的美譽。
據創維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以來,創維手機銷量一路走高,勢頭強勁,目前單月銷量已經逼近20萬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今年1月份才上市的E728的PDA手機,成功應用了創維集團在平板電視的技術積累--音頻、視頻雙引擎技術,憑借極至的聲音效果和圖片視頻顯示效果,在上市短短的三個月不到的時間里,E728的銷量就突破了10萬臺大關,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當今市場,再次創造了國產手機業單機銷售數量上少有的
不少專家認為,在國外品牌吃著碗里(中高端市場),望著鍋里(低端市場),產品布局穩步實施縱深推進,銷量穩居前列,國產品牌卻紛紛告急,潰敗哀聲不絕于耳這樣的大困局中,創維手機單月銷量突破20萬不管怎么看都是一個不可奢望的奇跡。
信息產業部相關人士表示,以創維手機、聯想手機為代表的一品民族品牌依靠深厚的技術底蘊,逆風雄起,更大的意義在于為國產手機的復興樹立了新的希望和榜樣。
雙引擎 “方程式”競爭
對于創維手機短期內便在惡劣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取得走馬圈地的成功,業界諸多人士認為,這種看得見的成績絕非偶然,創維手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說應該功于雙引擎 “方程式”競爭策略全面實施。
所謂創維手機“雙引擎”競爭策略,簡而言之,就是以技術和市場支撐下的全面創新之路。樂業生認為,在以往,國產手機的眼光過多的停留在概念包裝、外觀創新、渠道擴張之上,造成了市場效應來得快,去得也快的不良狀況。而在如今和未來,市場競爭應該是一個技術和市場二維緊密結合的組合體,技術的持久生命力來自市場的接受度和認可度,而市場的認可度的根本源泉則是靠不斷的技術創新去驅動。
在技術創新上,有人喜歡用“潛心”來形容創維的技術研發。創維手機其實早在2003年便成立了超過80人研發隊伍,(文章來自活動策劃公司、上海公關公司),經過多年來從硬件設計、應用軟件設計、手機界面、手機外觀和手機結構等緯度進行技術深度研發,到目前為止,創維手機已經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從單一的通訊功能到PDA手機直至智能手機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少數手機廠之一。在2004年,創維已經OEM做了超過30萬部手機遠銷售海外。
“創維手機的另一個厲害之處就是在于其很好的整合了創維集團所有的技術底蘊及資源,這應該算是目前所有多元廠商技術整合最具有代表性的廠商之一”,業內一技術泰斗對于創維技術創新發表如此看法。如創維電視的雙引擎技術、六基色技術等在創維手機中的出現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
而在市場應用創新上,樂業生認為手機的發展趨勢將是移動的多媒體娛樂終端,將從音樂、攝像、數據應用等逐步過渡到3G。在此理念指導下,目前創維手機推出開創中國手機新紀元的娛樂、商務、以及智能三大系列手機。新近上市的國內首款閃信多媒體手機E750就是其典型代表力作之一。E750融時尚和商務于一體,很好的應用了創維集團在平板電視的技術積累--音頻、視頻雙引擎技術,極大幅度提升了聲音效果和圖片視頻顯示效果,一上市便贏得了“掌上高清”之美稱,開啟了時尚商務手機新標桿。
要做“遲到”的領先者
“創維手機的牛刀小試的成功,這只代表著一個良好的開端,作為肩負擔負民族責任的旗幟企業,創維手機的戰略目標是三年內進入國內市場一線品牌”, 創維移動公關媒介部副總監尹樂瓊表示。對于創維的目標,明眼人一看就清楚,創維手機的野心在于要做“遲到”的領先者。
對于創維的夢想,業內但也人認為創維當前的成功一是源自市場方向把握的得當;二是新進廠商沒有產品積壓壓力,在加上利用集團技術優勢,很好的作到了“高品質產品,低成本銷售”,以此形成了市場的初步認可;其三是創維利用集團渠道資源,很好的在終端通路上得到了擴展,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便有上百家有影響力的渠道加盟創維,集團力量不可估。但要真正做到后來者居上的位置,引領國產手機真正“硬”起來,取得國產手機市場“抵外”的全面成功,這應該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信息產業部精密司司長王秉科則認為創維移動有很強的后發優勢,并從三個緯度闡述了他的觀點:其一,創維擁有一支經驗豐富、實力強勁的研發隊伍,具有從硬件、應用軟件、手機界面、外觀結構的設計能力,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其二具有創維的品牌優勢,國外的諸多手機風靡中國,其品牌帶動功不可磨。而創維集團是百強第15名,創維是中國彩電的著名品牌。創維品牌必然給創維移動帶來巨大的社會效應和社會影響;其三是創維移動有一批高素質、有開拓精神的管理人才。
其實,商場競爭中,市場入場并沒有先后之分,只有強弱之分。創維手機的夢想能否實現,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