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策劃公司:數字華夏姜培峰:“小微化改革”與“公關+”
2015-11-22 14:54:55
數字華夏品牌傳播機構正在嘗試“小微化改革”,并以最終實現團隊的集體升級為終極目標。這其中有何深意,又將如何操作,數字華夏品牌傳播機構總經理姜培峰做了詳細解讀。
數字華夏品牌傳播機構總經理姜培峰
《國際公關》:請您介紹一下“小微化改革”的具體涵義?
姜培峰:如何實現“公關+”是公關人一直思考的問題,這需要充分解放思想,發揮更多人的智慧與創造力,所以我們進行了“小微化改革”。所謂“小微化改革”是以小、微化體現。具體來說,以前我們會指定負責人作為一個項目的領頭,而現在實行內部競標制和毛遂自薦制,公司會根據“小微化”的方案策略及可執行性、團隊水平、承諾付出精力、與公司分成比例等,擇優選擇,部分項目也可以根據各自優勢進行聯合服務。每個小微體都類似一個小微公司,具有較大自主權,可以去選擇合適的行業、企業開拓,與公司進行利潤分配,充分激發員工的潛能和積極性。同時,這種局部的漸進式改革,也能推進企業的長足發展?;ヂ摼W是個性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想發揮自己的能量和創造力,因此我們基于每個人個性、需求及特長等,給予他們充分的創造空間,發掘每個人無限的潛能,最終實現團隊的集體升級。
《國際公關》:“小微化”與以往的“大家一起做一個項目”相比,在方式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和優勢?
姜培峰:“小微化改革”給予項目負責人更大的責權利,充分調動“小團隊”的積極性,團隊中的每個成員把項目都看作是自己的孩子,想盡一切辦法執行好,并向公司提出需求、向外界尋求支持等,將資源進行優化整合,以提供最大價值服務。用換位思考的角度說,對于數字華夏小微體來說,他們服務的可能是一個項目;而對于企業來說可能就是其命運的轉折,是關系生死存亡的大事。數字華夏目前剛剛實施小微化改革,雖然效果尚未彰顯,但員工的積極性開始得以調動,真要展現魅力,需要經歷改革的一個輪回,小微團隊要確實在經歷過人力管理、財務管理綜合指標的調控下,獲得超額利潤了,才可以說有點成功。因此,我們如履薄冰,真正在小微過程中,把項目當作自己的事業,與客戶共成長、同發展,而且要一輩子。
《國際公關》:聽說此次改革是受到數字華夏的客戶海爾集團的啟發?
姜培峰:海爾集團近兩年提出了“人單合一、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的口號。目前,海爾集團的6萬多名員工中分成了200多個自主經營體,他們自己承接用戶交互數據,更像一個小微公司,業務由這些團隊自主管理,然后形成平臺組織下的自經體并聯平臺的生態圈,自負盈虧,自主運轉。海爾集團的自主經營體模式適應了互聯網時代平臺化、個性化、互動化的趨勢,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并真正與消費者站到一個隊伍里,會在未來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其實,這樣的模式更適用于作為智力領域的公關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都想充分發揮,每個人也需要與他人合作,進行優勢互補,這些人更具有相對趨同的價值觀和理念,組合成更加優化的小微體,將集體力量發揮到極致。同時,海爾集團在管理理念上對我們最大的影響就是“結果導向,倒逼機制”,這對于成長型的中小公司尤為重要,數字華夏的司訓就是,“人單合一,盡職盡責,信守承諾,追求卓越”。
《國際公關》:數字華夏為什么愿意放棄一部分利益來推廣“小微化改革”的模式?這與國外的“合伙人制”有何不同?
姜培峰:公關是智力密集型行業,人才具有自主性,流動性較大。而我們以搭建平臺的思維推出了“小微化改革”的模式,讓人才愿意與我們共同發展,形成主人翁意識,把自己當作CEO,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而其他大型公司會給部分高管持有股份的待遇,涉及全體員工的,據我了解還沒有,但我認為這是大勢所趨。
而國外的“合伙人制”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往往要在全世界設立更多的辦公室,這就需要更多有豐富經驗的人才與公司共同發展,每一個分公司、每一個辦公室的核心成員,都要保持高度的、穩定的、可持續的服務水準,從而實現企業的全國乃至國際化布局。另外,合伙人樂于借助國外公司的品牌優勢去開拓更多的業務,利于自身團隊乃至分公司的發展。往往國外公司的資深人士更加吃香,而非轉型,因為他們提供的專業服務讓客戶非常敬仰和尊重,這些資深人士也并不會因為體力原因而離開,畢竟這是智力產業的競爭,而非國內公關的體力化操作。
《國際公關》:您能否為我們解讀一下“公關+”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