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關公司:六大危機公關處理策略
2013-03-26 10:59:46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危機已經是企業不可能不面對的問題。中國商業電訊一直認為,一個危機就是一個機遇,利用好了,企業會因此而名聲大噪,開拓一片大好前程;利用不好,企業面對的將是一敗涂地的慘狀。
那么,在面對危機時,企業該如何面對?需要制定什么樣的危機公關策略呢?每一個企業的性質不同、面對的危機不同,相應的公關策略也不同。萬變不離其宗,再不同的策略也有著共同的考慮因素。企業面臨公關危機時應該果斷采取應對行動,以便化解危機或把危機帶來的負面效應控制到最低。以下六點,是處理危機公關的根本,也是最基本的方式:
1、端正態度
現在很多企業危機公關失利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把看起來并不大的事件當回事,但“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樣的態度將導致事件影響與危害不斷蔓延,直至不可收拾,完全失控的地步。正確的做法是當企業發生公關危機時不論事件大小都要高度重視,站在戰略的高度,來謹慎對待,具體處理方式要具有整體性、系統性、全面性和連續性,只有這樣才能把危機事件快速解決并把危害控制到最小。危機發生后企業要由上至下全員參與其中,尤其是最高領導要非常重視,所有決策都要由最高領導親自頒布或帶頭執行,以確保執行的有效性。
2、發現問題的本質與根源
很多企業危機公關處理不利的原因多是只看到了表面現象,哪兒出了問題就抓那,而本質性的根源問題卻沒有解決,導致只治標不治本,按下葫蘆起了瓢,無法快速徹底解決危機,甚至事態不斷擴大。當企業發生危機時應該先客觀全面地了解整個事件,而后冷靜的觀察問題的核心關鍵問題及根源,研讀相關法規與規定,把問題完全參透,或聘請專業公司把脈支招,切不可急著拿一支掃帚就去救火:哪兒著火哪兒拍一下。
3、速度要快
企業發生公關危機時反應速度要比救火的速度更快些,因為這比大火燒毀企業的廠房更危險,危機在吞噬的是企業、品牌的信譽。速度是危機公關中的第一原則。堤壩出現一條裂縫,馬上修補很簡單,如果速度遲緩,幾十分鐘就可以發生潰壩,企業發生危機時就像堤壩上的一條裂縫一樣,馬上修補可以避免很多損失,但卻因為看似很小的問題,沒有引起重視或缺乏危機處理經驗等,而錯過了最佳處理時機,導致事件不斷擴大與蔓延。
4、承擔問題,不能逃避責任
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把所有質疑的聲音與責任都承接下來,不能含糊其詞,不能態度曖昧,不能速度遲緩,(文章來自活動策劃公司、上海公關公司),而后拿出最負責任的態度與事實行動迅速對事件做出處理。其實很多危機事件發生后媒體與消費者甚至是受害者并不十分關心事件本身,更在意的是責任人的態度。冷漠、傲慢、推委等態度會增加公眾的憤怒,把事件本身的嚴重性放大,甚至轉移到這家企業的道德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