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尼泊爾,活動策劃
尼泊爾是被中國和印度夾在中間的內陸小山國,地緣政治長期不穩,至今仍是以農業為主的被聯合國列入最窮的國家之一。按理,尼國人應是生活在凄風苦雨中。
然而,尼泊爾卻是全世界背包客的天堂,不僅風景美、人文景觀豐富,更是個節日的國度和快樂無比的國度,同時也是奉獻視覺盛宴的國度。
說尼泊爾是個節日的國度是名副其實的。在只有比廣東大一點的國土面積上,卻生活著111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要慶祝,再加上國家法定的節日,全國各種節日每年多達300多個,即差不多平均每天有一個節日。所以,無論你什么時候來尼泊爾幾乎都可以遇到節日,并且可以加入到當地人的節慶活動中,樂也融融。這或許也是吸引全世界游客的理由之一吧。
尼泊爾人多數信仰印度教,相信有神靈護佑著這片土地,只要誠心敬拜神靈,就會風調雨順,消除災難。所以,尼泊爾的大多數節日都與宗教和時令有關,人們也非常熱衷于節慶活動。節慶中人人身著節日盛裝,載歌載舞;手捧祭品,祭神祭鬼祭天祭地,祭拜過了,也就心安理得,心滿意足了。或許是因為心中有了信靠,尼國人大多心平氣和,微笑常常寫在臉上,游人無不被深深感染。
我去過尼泊爾不下十數次,幾乎每次都遇上節日,有些節日和祭拜的對象稀奇古怪,不可思議。
有次是在10月,遇到尼泊爾最盛大的節日———德賽因節(Dasei),全國放假12天,猶如中國的春節。到處是返鄉過節的人流和車流,車頂和車廂內都載滿了人和羊,活動策劃,人畜混載,堪稱奇觀。向當地人打聽,德賽因節是慶祝女神戰勝了魔鬼,因為女神所戰勝的魔鬼,其靈魂藏身在羊的身上,因此節慶期間,人們砍下羊頭,用羊血祭祀女神,羊腸則掛在寺廟的門楣上,以此威嚇其它鬼怪。沒有了魔鬼,世界就太平了。因此舉國慶祝,有錢人買羊,窮人則買雞或鴨代替,只要心誠就行,一樣的過節,一樣的熱鬧。
德賽因節才過兩周,11月就是燈節(Dihala)了,對一個缺電的窮國來說,這個節慶是不能馬虎的,再窮,節日期間也得舉國亮燈,沒有電燈也要點蠟燭。燈節是尼泊爾全民族的喜慶節日,慶祝5天。第一天敬烏鴉;第二天敬狗;第三天敬女神;第四天敬神牛;第五天為兄弟敬姐妹。據說,財神會在燈節期間光顧屋里干凈亮堂的家庭,沒有人會拒絕財神。
燈節我是在當地導游家里過的。晚上導游的母親用碗裝滿了牛奶放在頂樓的露臺和陽臺,讓我拿些大米灑在碗的周圍,說是等待烏鴉來受用的。我好奇為何要敬烏鴉呢?原來尼泊爾人視烏鴉為吉祥鳥,如果誰家的屋頂“來客”最多,主人將會興高采烈,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吉祥的兆頭。于是我出街買來更多的米,在露臺和陽臺灑了一地,第二天早上看到的景象是大米換成了密密麻麻的鳥糞。早餐的時候,導游一家大贊我“good idea”。早餐后出街到古城晃悠,所見到的狗亦是花花綠綠得意洋洋的,最多見的是狗脖子掛了一串萬壽菊,狗無疑是當天人見人愛的大明星啦。接下來的日子,我不但招引來很多烏鴉,連同老鼠也招來了,有一只不慎讓它溜進屋里了,我和導游一家合力活捉了老鼠,導游騎摩托車到郊外把它放生了,說老鼠也是神。嘿嘿,在這個國度,老鼠、烏鴉、蛇、狗、牛統統都是神,人要善待之,還侍奉之。看來,心花怒放的不僅是人。
令外國游客開心得一塌糊涂和影友拍得一塌糊涂的節日,要數“灑紅節”了。灑紅節(Holi)是尼泊爾最色彩繽紛、最狂歡的節日。在公歷3月舉行,歷時7天,有點類似潑水節。這一節日來源于女妖霍里被燒成灰燼的神話故事。節日期間除了自家人互相往臉上、頭上灑紅粉,彼此祝福外,人們無論相識與否,走在街上都可以相互拋灑紅粉以表祝福。近年來,人們不僅拋灑紅粉,還將五顏六色的粉末加水攪拌成各種顏色的液體,如果你被淋成了一只彩色的落湯雞,千萬不要生氣,因為尼泊爾人認為這是吉祥的祝福,幸福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