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直以來帶有鮮明地域特征與濃重經濟色彩的廣州市場都是商家的征戰之地,近幾年,公關行業在廣州開始急速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將眼光轉移到了這塊“美味蛋糕”,但是獨特的市場體系,讓很多內地公司在廣州“鎩羽而歸”。2002年成立于廣州的溫迪傳播機構,在激烈競爭市場的浪潮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綜合實力新銳榜二十強公司,掌握了一套獨有“時尚傳播”脈絡,并將觸角延伸到了更加廣闊的領域和地區。 2010年國際公關大會期間,中國公關網借此機會采訪到了溫迪傳播機構的總裁甘霖先生,分享他對于時尚行業的傳播透析,管理創新的戰略理解、獨具特色的廣州市場公關行業的分享,以及“整合營銷傳播”、“企業社會責任”等業界熱詞的獨特見解。

溫迪傳播機構的總裁甘霖
拋“大”選“細”,專注時尚行業
中國公關網:2002年廣州市場已經開始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經濟體系和地域特點了,溫迪傳播機構是如何在這種特性地域中發展起來的?
甘霖:溫迪2002年在廣州成立,回想那時候的廣州市場,當你向企業介紹你是公關公司的時候,無論你相不相信,基本上60%是會被反問“公關做什么的?”,其余20%會說“公關是活動?是廣告公司嗎?”這邊廂的“冷漠”與那邊廂的大熱市場北京相比,廣州還是處于公關行業相對不成熟的階段。而且伴隨著“大”行業公關如IT、地產、電子通訊的帶動下,已經產生了中國第一代“大”型的全國型公關公司,那么,對于一家新公司的成立,我們明確地知道,我們定位細分市場-時尚行業的公關傳播,做專做深,找出差異化的發展。
提到發展,溫迪八年間主要經歷了4個關鍵階段,從2002-2004年的建立穩定、2004-2007年的提升、2008-2009年“二次創業”到2010年“企業戰略變革”,歷經八年,讓我們不斷地成長。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總會有收獲和發展的代價,這是我管理生涯中體驗最深的。最基礎的階段,公司還是以業務的摸索為主,從定位出發找到了實踐的經驗和發展的資本。第二階段是從業務內容、公司運營方面進行提升,從執行跨越到策略服務的輸出;2008年是一個核心點,實行了從公關到整合傳播的分化,實現了國際時尚中心--上海的戰略布點等等。在這一年里,公司管理層提出了二次創業,公司從上到下,心態歸零也看出到轉變的決心。正如當年奧巴馬參選的口號 “keep changing”,溫迪也是在不斷的創新中得以發展。2008到2010年,我想行內人都是看到行業大洗牌的狀態,一方面金融危機的影響,另一方面網絡的發展與傳統傳播環境的并行,再者,(文章來自活動策劃公司、上海公關公司),藍標以公關專業服務公司在創業版上市等等,這些,無論宏觀經濟到行業發展還是落實到企業個體的戰略,應該都是給公關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帶來深刻思考的。2010年,溫迪再從“時尚化傳播定位”、“企業文化構造”以及“客戶端專業化”啟動了戰略變革的優化,信息化管理是我們長期發展的核心基礎,現在我們打造的是“以數字互動平臺為基礎的整合傳播”。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公關里無論有多少學說、多少動作,最終體現出來的還是活動管理,媒體關系和以及咨詢顧問,只不過這里面還可以細分出很多東西。那個時候我還看了很多前輩對公關的解釋,我記得他們以前說過,公關就是把一個企業或是組織的信息,組織后通過不同的手段將這些信息傳達給利益相關的人群,而這些概念說起來用最簡單的一個詞概括出來的話就是“溝通”。我們如何能理解客戶的需求,然后把他的東西進行溝通和咨詢,并且能夠得到客戶的認同,他們會不會愿意為這種智慧和溝通,也就是人的價值來付費這才是重點。
總而言之,公關的理念就是要解決溝通的問題,所以溝通是最有價值的。如果能對溝通這個詞能理解到足夠的深度,那么做任何事都會有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