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會策劃:活動公司:活動策劃:郝俊:讓小樹技術創投成為行業標桿
2016-02-19 21:28:04
編者按:小樹技術創投,專注于幫助創業者解決“有想法,沒技術”的難題,為創業者梳理基礎思路,完成從0到1的產品設計開發過程。公司的員工以百度前CTO劉建國先生為首,包括60多名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開發運營過億級用戶的網站,以及數千萬級用戶的APP。技術創投到底是怎樣的合作,又將為行業帶來哪些變革?為此,記者對話小樹技術創投創始管理合伙人郝俊,討論小樹技術創投的品牌核心價值及未來發展方向。
《國際公關》: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成立小樹技術創投的原因是什么?
郝俊:從根本上講,是源于廣泛的市場需求。在創業大潮的推動下,很多創業團隊紛紛興起,多數處于創業初步階段,甚至已經拿到投資的團隊,都面臨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尋找優秀的技術合伙人,以及組建一個合適的技術團隊。
其實,創業團隊和技術人員的合作很難達成,需要雙方的信任。一方面,創業團隊要對技術團隊保持信任。移動互聯網創業,要想組建一個基本的技術團隊,就至少需要產品、后端、iOS、安卓,這四個方面的人才。從招募成功到相互磨合,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而一旦人員不合適,就會浪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成本,給創業團隊帶來巨大的損失。
另一方面,優秀的技術人員通常已經擁有良好的平臺,入職創業團隊,就是選擇了一條冒險之路,畢竟創業公司的風險太大。所以,即使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創業公司給技術人員的薪水大幅度提升,依然很難找到合適的技術人才。
劉建國先生和我本人都是技術出身,多年來一直從事互聯網行業,經常有創業團隊讓我們推薦技術合伙人,但通常由于剛才所說的這些原因,很難撮合成功。這樣的事情多了,我們就思考,為什么不直接以技術合伙人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創業初期的技術困難呢?況且在技術和人脈方面,我們又有很大的優勢,于是我們創立了小樹技術創投。
《國際公關》:技術創投和傳統投資的區別是什么,和軟件外包又有哪些不同?
郝俊:傳統投資是解決資金的問題,但技術創投是解決了從產品到想法的轉化過程,甚至要早于創業者面臨的資金問題。
另外,我們在合作的過程中,對項目的了解也會更深入一些,因為技術人員直接參與其中,對業務和項目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能為創業團隊做的事情更多。
而且,小樹與創業團隊是以技術入股,或股份+現金的形式合作,項目的核心技術成員更是該項目的受益股東之一,與創業團隊共同成長。這種合作模式,最大化地調動了技術人員的動力和積極性,有效避免了傳統外包的產品質量低、后期維護難等問題。外包就是無論對錯,產品開發出來收錢即可,而我們絕對不會將錯就錯,小樹希望合作伙伴的創業方向是對的,希望以后的路走得更好。
而且,在創業團隊的產品成熟后,如果雙方都有意愿,參與項目的核心員工還可以作為技術合伙人或CTO,直接加入到所服務的創業公司中,為后續產品對接和維護提供技術支持。
《國際公關》:技術創投是何種形式的合作?服務內容和優勢包括哪些?
郝俊:技術創投會考慮創業團隊所處的不同階段,以及創業類型、融資情況等多種要素,討論出不同的合作形式。總體來說,我們的合作流程是:項目篩選、商務溝通、產品開發、進度反饋、功能測試、項目交付、產品維護,每一步都會有更詳細的推進方式,服務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根據創業者的創意,幫助他們推敲模式、推演節奏、梳理思路和邏輯結構,幫助只有想法,但對產品功能如何實現沒有思路的團隊完成產品上線。
第二,創業者在起步階段,希望快速開發出一個簡單可用的產品,拿到市場去驗證。小樹會以最快的速度,為創業者開發出高質量的MVP(最小化可行產品),以便創業者迅速投放到市場進行驗證,在市場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和對產品的認識。
第三,在項目推進后期,我們會根據團隊的需要,幫團隊推薦或招募技術合伙人,協助他們組建技術團隊,指導技術研發。
其實在合作初期,我們還會和創業團隊一起梳理創業理念和想法,以及商業模式。我們團隊在創業方面還是有很多經驗,所以服務就不僅限于技術,還會上升為戰略層面。當然,最終還是為了技術的順利實施,因為在討論商業模式的時候,就會涉及到技術,而前期的商業模式一旦出了問題,后期的技術就很難對接。 小樹技術創投的優勢主要有:
技術專業:從產品設計到開發、運營,均有完整的專家團隊參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