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的沒落,公關的崛起:軍事成為藝術
2013-07-13 15:10:19
我們身邊,走在從功能到藝術道路上的東西一點兒也不少,
哪怕像一個典型的軍事功能一守衛換班。
二戰時我被派駐朝鮮戰場,清晨兩點的守衛換班是一個簡單儀式,大概只要20秒。
“有情況嗎,艾?”
“沒有,就是這兒比其他地方冷。”
“換班了。你去睡吧。”'
在白金漢宮,守衛的換班是一個精致的儀式,要20分鐘左右。問題是:守衛在守護什么?
什么都沒有。在白金漢宮,守衛的換班已成了一種藝術形式。
步槍發明之前,劍是一種重要的戰爭武器。幾個世紀前,劍在戰爭中就不再發揮功能了。
消失了嗎?完全沒有。在美國南北戰爭中,每個軍官都佩帶一把劍。在Appomattox的法院,李(Lee)將軍把他的劍交給了格蘭特(Grant),來象征投降。即使在今天,西點軍校每個未來的軍官也都有他或她自己的劍。劍喪失了它的功能,成了一種藝術形式。從劍在日常用語中的廣泛使用,你就能認識到它是一種藝術。雖然劍在當今社會不再具有功能,但它還是存在于我們的語言中。沒人會說,“生于槍下,死于槍下。”(譯注.•美國有“生于劍下,死于劍下”的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