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睿符品牌傳播機構(revo)自2008年創立以來,已發展成為橫跨京滬、員工過百的成熟團隊。2010年4月,睿符獲選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2010年度“潛力公司榜單”一躍成為新興公關公司的代表。
編者按:睿符品牌傳播機構(revo)自2008年創立以來,已發展成為橫跨京滬、員工過百的成熟團隊。2010年4月,睿符獲選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2010年度“潛力公司榜單”一躍成為新興公關公司的代表。10月27日,睿符創始人兼總裁孫雷接受中國公關網專訪,就公共關系行業發展歷程和趨勢、蒙牛惡意營銷事件中的行業自律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睿符創始人兼總裁孫雷
公關行業的“西學東漸”史
中國公關網:現代公共關系產生于歐美,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而中國公共關系行業發展到現在還不到30年,請您簡要談談公共關系行業進入中國的發展歷程。
孫雷:作為具有管理職能的現代公共關系自產生以來,就在樹立企業形象,進行產品推廣,創造良好環境,促進社會進步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謂公共關系,是一種管理職能,它創造、發展和執行一系列策略或程序,從而影響甚至改變公眾對一個觀點、一種產品或一個組織的認知和印象。由此可見,公共關系的實質內容乃在于建立或改變一個客體的公眾形象。
公關行業最早進入中國要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的相繼開放,大量外國企業逐步進入中國市場,帶來資金、技術及先進管理經驗的同時作為企業管理職能的現代公共關系理論和實踐也被隨之引入。公共關系行業的發展也可以說是一部現代版的“西學東漸”史。
眾所周知,美國作為公關行業的發源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日本的公關業也有了50年的歷史,而中國的公關業發展到現在也才不到短短的30年。但這30年卻不是普通的30年,中國的社會經濟在這30年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方針和近年來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帶來了給中國帶來了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必然導致市場競爭。所以才有了產品上的價格競爭、質量競爭和認知上的形象競爭、品牌競爭。競爭要求企業不能再“家里蹲”,(文章來自活動策劃公司、上海公關公司),要走出去,引進來。而“走出去,引進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問題,于是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公共關系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也正是這不同凡響的30年,給中國公關業提供了一片高速發展的沃土。
國內公關業“兩極分化”的現狀
中國公關網:您怎樣看待目前中國本土公關公司的發展現狀?
孫雷:做公關需要敏銳的市場洞察能力。伴隨著中國公關業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外公關公司盯上了中國市場這塊肥肉,紛紛入駐,截至目前,全球排名前20位的國際公關公司已有三分之二進入中國,且保持著15%以上的年均增長率。而國內大量的本土公關公司也逐漸興起。這一現象表面看上去很美,其實卻潛伏著很大的問題。
首先,量的劇增使國內公關業兩極分化的現象日益明顯。中國目前已有的公關公司已飆升至5000多家,增長比例驚人;而入圍公關行業前十名的國際和本土公關公司的比例卻基本沒有變化,這說明新增的公司大部分都是規模較小的公司。排名前十位的國際公關公司和本土公關公司的營業額能達到十幾個億,幾乎占公關行業年收入總額的五分之一,而剩下的4000多家公司只能分享五分之四的市場,在企業實力上遠遠落后。 這就必然導致公關行業的兩級分化,而兩級分化又很可能導致最終的市場壟斷或市場癱瘓。
其次,大多數本土公關公司的業務形式還較為單一,有相當一部分公司僅限于傳播技術的運作,拘泥在單純性的發稿做會等執行層面的工作。這不得不令人擔心,如果行業的發展速度不能夠趕超客戶行業需求的發展速度,那么未來的公關,以及品牌營銷行業的發展將不能夠如期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