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纖,三峽裸體纖夫節(jié),活動策劃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黃石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林在網上貼出自己的提案:舉辦巴東“中國三峽裸體纖夫節(jié)”,向全世界喊出裸體纖夫的宣傳口號,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王林說:“對于許多游客來說,細細品味赤身裸體、肌肉發(fā)達、體格健壯的粗獷纖夫將是一種高雅的藝術享受。”
一石激起千層浪,舉辦文化節(jié)本身是好事,也是近年來流行的事,但是“裸體”一詞將該委員的提案直接擺在大眾面前,開始引發(fā)各路爭議,這一提案也被網友評為今年兩會“最雷”提案。然而,就在各方爭辯無果的時候,3月26日的巴東縣神農溪景區(qū)出現了4名全身赤裸的纖夫,他們拿起纖繩,逆水前行——
一波三折的“裸纖”
何為“裸纖”?湖北恩施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巴文化研究專家鄧斌向記者解釋:“在長江三峽干支流的河道上,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纖夫們習慣于全身一絲不掛地拉纖營運。”據鄧斌的研究調查顯示,由于傳統使然,這里的山民對男性胴體已是見慣不驚。深究其理,纖夫之所以“裸”,一是由于水上營運的艱苦程度所至,二是由于舊時代纖夫們經濟困窘所至。試想,纖夫拉纖,時而浸泡在水里,時而曝曬于沙洲,穿衣著褲不是冷水浸漬,就是熱汗裹挾,因此十分難受,更加之浪淘沙碾,礪石牽扯,衣物損毀嚴重。因此,他們不得不讓古銅色的胴體終年承受日光、風雨、沙粒和浪潮的鞭笞。后來,隨著公路的開通和三峽庫區(qū)的蓄水,神農溪水位上升,“裸纖”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漸漸消失。
但是今年,“裸纖”又呈現復活之勢。在2月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兩會”上,恩施州政協委員姚本馳建議“還纖夫裸體形象”;全國“兩會”上,活動策劃,王林委員又提出這個想法。
其實,上世紀80年代后期,神農溪就打過“裸纖”的牌,但在那個相對保守的年代,“裸纖”成為游客投訴的重點,纖夫也在旅游部門的干預下,穿上了衣服。而今,連纖夫們自己都沒想到,他們竟然一夜間成為“網絡紅人”——久違的“裸纖”又回來了。
爭議聲不絕于耳
聽說將要恢復“裸纖”的消息,媒體、網友都按捺不住了,一時間激烈的謾罵聲不絕于耳。新浪網文章標題就很“解恨”——《裸體纖夫,別讓銅臭臟了神農溪的水》。文章說“巴東縣政協委員與纖夫隊長的一唱一和,讓我看到了一根‘拜金主義’的繩索”。對于姚本馳委員所說的“弘揚裸體纖夫文化,將神農溪打造成世界著名景區(qū)”,該文章也顯得不屑一顧。
然而,罵聲之外也不是沒有叫好聲,不難發(fā)現,與委員站在同一陣營的還不乏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施愛東博士指出:“恩施恢復‘裸纖’有其文化合理性,是當地老百姓自身的一種需求,對提高當地的知名度有促進作用。”
“裸纖”逆水前行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當爭辯無法產生結果的時候,纖夫們已經將付諸行動——
3月26日的巴東縣神農溪景區(qū)出現了4名全身赤裸的纖夫,他們背對游客,拿起纖繩,拉著“豌豆角(游船)”逆水前行。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難道政協委員的提案獲得了官方的認可?恢復“裸纖”計劃已經在實施當中?一直保持沉默的巴東縣委縣政府終于有了答復——據《重慶晨報》報道,巴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鄒天毅回應:如今出現在各大網站上的那一組“裸纖”照片,并非政府出面組織的,只是一個攝影協會和景區(qū)事先商量好,由一個旅行社牽頭搞的攝影采風活動。重要的是,鄒天毅強調:“巴東縣官方從來沒有提倡也沒有實施恢復‘裸纖’的行為。”
4月7日,本報記者撥通了巴東縣旅游局徐局長的電話,對于旅游局是否參與了“裸纖”的策劃與推廣,徐局長予以否認,并稱自己的態(tài)度與鄒天毅副部長一致。事情至此,“裸纖”一事終于告一段落,但是據知情人士透露,巴東縣官方正在積極籌備的“第二屆巴東·中國三峽纖夫國際文化旅游節(jié)”,這才是巴東縣政府在推廣纖夫文化方面所做的重要工作。對此,出生在巴東的《民族文學》主編葉梅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裸體拉纖固然是纖夫文化的一部分,但這種現象是纖夫們面對生計在與自然環(huán)境斗爭時形成的,它僅僅存在于特定的歷史和自然環(huán)境中,如果為了滿足人們的感官刺激來進行表演,那我是不贊成的。但是,纖夫文化要不要弘揚?答案是肯定的。”葉梅說,很多去過巴東的人都參觀過湍急河流中的“纖夫石”,“纖夫石”上深深的印記是一代代纖夫們的纖繩在石頭上留下的痕跡,由“纖夫石”上的痕跡可以想象纖夫們千百年來一步步地辛勤勞動,更可見纖夫們吃苦耐勞的頑強精神。葉梅認為,纖夫文化節(jié)的重點應該是弘揚優(yōu)秀的纖夫精神,讓大家知道,在背靠大山,面對大江的生活中,三峽人付出過怎樣的努力來實現自身的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