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小學升初中取消了考試選拔,孩子們要參加的考試反而多了起來。自從義務教育領域提倡了素質教育,孩子們的素質立刻五花八門了起來。
一姐們的娃,苦干六年,德智體全面發展,懷里揣的獎狀比臉上新起的青春痘還多N倍,而且樣樣是硬貨:市級三好生,連年考試全優,區級計算機競賽一等獎,屬于李小鵬那一類既能單項摘金、又可全能爭冠的選手。養出這么牛叉的一個娃,娃他媽眼下卻仍提心吊膽,晝常打盹,夜不能寐。蓋因為諸名校的錄取辦法里,大都橫臥著八個聽著對、想著累、看得見、摸不著的大字:綜合評估、擇優錄取。這“綜合”與“擇優”的過程,沒有解釋,只有結果,無法針孔偷窺,惟有一頭霧水。
前些年,小學生們爭相學奧數,仿佛個個都在研究“哥德巴赫的猜想”。后來奧數班這個出頭鳥被一槍崩了,(文章來自活動策劃公司、上海公關公司),小陳景潤們又蜂擁轉去學外語。當然,搞點吹拉彈唱,仍是歷久彌新的時髦。難怪超級女聲們日日夜夜在夢想中國,原來都是在神秘莫測的小升初門檻前,早早就練出了童子功,打下了深厚的藝術功底。
在教育資源還不均衡的時代里,接受教育一方,必然會想盡辦法去爭取那個享受優質教育資源、遠離劣質教育資源的機會。在失去了最簡明、公正、富有效率的統一考試之后,家長和孩子們惟有發自本能地無所不用其極。被異化的素質與興趣,被遮蔽的特長生及實驗班選拔進程,給暗箱操作留下了豐富的空間,并使得擦邊球技術在乒乓球大國的教育界得到了奇異的發揚。
沉重的考試,曾經給我們每個人留下過心靈上的暗瘡。但我們要反對的其實是“沉重”二字,而不是“考試”二字。由于錯殺了后者,今天的孩子們更沉重了,家長們更沉重了。本來可以用一次公開、公正、公平的考試來解決的事情,被分解為N多次的地下、半地下考試,擴展成對一個家庭之財力及公關能力的考試。家長們雖滿腹微詞,但并不希望N多潛規則因一些唐突的曝光而戛然終止,從而使自己的心血白費,枉凝一團皺眉。他們只想在眼前的這場短兵相接的戰斗中,把現有的各種白規則、黑規則、潛規則吃透和用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