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同性
禮儀是人類在共同生活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同一社會中全體成員調節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隨著社會生產、生存環境和生活形態的變化,禮儀不斷地充實和完善逐漸成為社會各階層都應共同遵守的準則。禮儀的內容大多都是以約定俗成的民族習性、特定的文化為依據,集中反映了一定范圍內的人們共同的心理、文化和習慣。禮儀的共同性代表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文明程度和社會風尚,表現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禮儀應用于人們的交往活動中,其規范和準則必須得到廣泛的認可,才能在相當的范圍內應用,這也就決定了禮儀的共同性特點。
2.繼承性
公關禮儀規范是人們在長期生活及交往中的習慣、準則固定并沿襲而來,因而有繼承性特點。禮儀是一個國家、名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我國現代禮儀是以中華名族的傳統文化為核心,在廣泛吸收東西方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是人類精神文明的標志之一。文明古國三千年修禮、崇禮、習禮的傳統文化,深深的融入現代禮儀之中,約束和規范著現代人的行為,禮儀的這種傳統性是根深蒂固的。禮儀有著深刻的社會文化基礎,體現了人類的文明和社會的進步,因而才得以世代相傳。禮儀是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大家都沒有形成文字,禮儀是人們在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互相傳播、繼承、相沿成習,積成下來,被廣泛接受。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禮儀的那些繁瑣、保守的內容逐步被抿棄,只有那些代表中華名族傳統文化本質和主流的禮儀才得以繼承和發揚。
3.差異性
禮儀作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其運用要受到時間、地點以及環境的約束。同一禮儀在施行時會因為場合、對象的不同而發生變化,這就是禮儀的差異性特點。禮儀的差異性首先表現為名族差異性,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其字自成體系的交際禮儀,不同民族的禮儀多姿多彩。同樣是見面禮,不同名族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同時婚娶,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婚慶程序和禮儀。人們嚴格遵守,苦心維護,難以改變。禮儀的差異性還表現為個性差異,每個人都因其地位、性格、資質等因素不同,在使用同一禮儀時,會表現出不同的形式和特點。同樣的社交活動中,男士和女士各有不同的表現風格,老人和兒童有不同的行為要求。
4.發展性
公關禮儀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發展更新。禮儀的發展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社會自身發展進化,使得公關禮儀不斷完善進步,禮儀總是體現著時代精神和時代要求,禮儀必須不斷發展才能符合時代要求。
二、公關禮儀活動范圍的擴大也使得公關利益不斷發著。改革開放以來,東西方各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各種因素相互滲透,使我國禮儀在歷史傳統的基礎上,又賦予新的內容,體現著時代變化的特點。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各國都很重視禮儀改革與發展,禮儀改革總的趨勢是使禮儀活動更加文明、簡潔、實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