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管理是企業必須具備的硬功夫。危機對于企業來講,絕不是偶然的不幸遭遇,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緊急狀態。互聯網時代,企業處理危機的措施、行動,都會置于公眾目光下,包圍在社會輿論中。“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企業危機到底是陷阱還是機遇,完全要看對危機的駕馭和引導水平。
NO.1沉默策略
發表聲明并非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劑良方。
沉默策略的應用背景特點為:
首先,企業沒有重大的產品質量等實質性問題,而只是其他方面的問題使品牌受到威脅時,企業的決策者預計闡述的解釋將對抗大多數的公眾情緒(包括消費者情緒、股民情緒等),則可以保持沉默。
其次,當企業解釋的理由與媒體報道的方向不一致,而二者能很清楚地分辨出誰是誰非時,(文章來自活動策劃公司、上海公關公司),企業處于弱勢時也應該保持沉默。
第三,當行業專家的解釋對企業不利,而企業也無法找到強有力的反駁證據時,企業也應該保持沉默。
案例:格林柯爾的倒臺
2004年,郎咸平炮轟國企,所謂的三叩TCL、四問海爾、七敲格林柯爾。格林柯爾面對郎咸平的質疑,怒目相向,拍案而起,竭盡全力去辯白反駁,還將郎訴至法院,一心只想爭回一口氣,但卻毋庸置疑地給格林柯爾帶來了不少麻煩,最后連顧雛軍本人都搭了進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