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江陰民俗風情節,活動策劃
1月8日,江陰的千年文廟格外熱鬧與喜慶,金色的祈愿樹、紅色的燈籠、狀元橋上的紅黃彩旗、帶著祝福話語的橫幅、震耳的鑼鼓聲,顯現出濃濃的年味。正在舉辦的第二屆江陰民俗風情節吸引了數萬市民和游客流連忘返。
江陰人有新年“走三橋”的傳統,祈望“鴻運高照”。1月8日的民俗風情節在精彩歡快的歌舞表演中拉開序幕,文廟內的兩側主題畫卷以卷軸形式從大成殿屋檐垂落展開,鳳羽龍表演、利港舞獅、威風鑼鼓、吉祥腰鼓、颯爽水鼓和根據各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改編的歌舞接連上演,博得市民陣陣掌聲。
文廟內的東西廡房,人流如織,活動策劃,江陰民俗手工藝傳承人正在現場展示面塑、糖塑、珠繡等技藝,眾多居民當即要求購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藝品。而看點最大的則是有“世界最大馬蹄酥”之稱的馬蹄酥展出,直徑86.3厘米、重量14.2公斤的馬蹄酥由江陰的謝禾豐傳承人純手工現場制作,讓參加民俗活動的游客大飽眼福。據稱,這只馬蹄酥使用了20斤的紅豆沙,不加任何防腐劑。文廟保護管理所主任承駿躍介紹稱,馬蹄酥是江陰人獨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只馬蹄酥是有歷史記錄以來最大的。
明倫堂前的江陰民俗小吃展位前擠擠挨挨,蟹黃小湯包、拖爐餅、薺菜團子、長涇燒餅、粉鹽豆等,讓游人在這場民俗風情節上看好玩好又吃好。現場烤制的北(氵國)燒餅一上攤,就有一大群市民爭相品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