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生態民族節日,活動策劃
黔東南是苗族和侗族的聚居地,“小節天天有 大節三六九”,節日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體現方式。這里羅列了黔東南各地比較重大而具有特色的節日活動。走進黔東南,感受原生態之旅,就從民族節日開始。
凱里國際蘆笙節
時間:每年的三月份
地點:凱里市舟溪鎮

蘆笙會盛大場面
凱里國際蘆笙節已經舉辦了十屆,2010年正式改名為凱里“甘囊香”國際蘆笙節。
舟溪甘囊香蘆笙會歷來是苗族地區蘆笙會最具有規模的蘆笙會。蘆笙會上,幾千只蘆笙同時吹奏,所有苗家姑娘身穿銀衣,頭戴銀冠銀角翩翩起舞,苗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很多游客慕名而來,都為壯觀的景象所驚嘆。
蘆笙,是苗族最具有特殊和代表行的樂器。在蘆笙節上,有蘆笙舞表演和比賽、民族服飾展演、斗牛、斗雞、斗鳥、大型民族歌舞晚會、民族飲食文化展示等。
丹寨“鳥圖騰”文化周
時間:每年的國慶黃金周
地點:丹寨縣已經各鄉鎮村寨

錦雞舞服飾
丹寨,是中國最后的鳥圖騰部落。丹寨苗族自稱“嘎鬧”,苗語為鳥雀的根源。據考證,丹寨系遠古鳥圖騰部落的后裔。服飾上有——百鳥衣,舞蹈上有——錦雞舞。卡拉村,還是中國鳥籠藝術之鄉,石橋村保留著古法造紙術。
鳥圖騰文化周,在每年的“國慶黃金周”舉行,在各鄉鎮和村寨展示古法造紙術、鳥籠生產工藝以及錦雞舞表演、清江苗文化展示、古瓢琴、百鳥衣展示、給哈舞表演等民族文化活動。
麻江“激流回旋”體育文化旅游節
時間:九月下旬
地點:麻將下司

激流皮劃艇
麻江下司皮劃艇計劃回旋訓練基地每年都舉辦全國性乃至世界性的比賽。
下司皮劃艇激流回旋訓練基地由北京大學湍流與復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我國著名的,在世界湍流領域享有較高聲譽的科學家佘振蘇教授領銜設計,賽道由不規則的人造異行障礙物構成,整個賽道由典型的連續變換的漫流,蜿蜒急緩的剪切流,左右回旋的渦流等形成,幾乎將世界上所有的激流回旋賽道的典型水流集于“一身”。
臺江“姊妹節”——東方最古老的情人節
時間: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
地點:臺江施洞 等地

姊妹節上的長桌宴
臺江苗族姊妹節又稱“姊妹飯節”,是臺江縣老屯、施洞一帶苗族人民的一個傳統節日。苗族青年男女穿上節日的盛裝,歡度這個極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
苗族姊妹節,以苗族青年女子為中心,活動策劃,以邀約情人一起游方對歌、吃姊妹飯、跳蘆笙木鼓舞、互贈信物、訂立婚約等,被譽為“藏在花蕊里的節日”,是最古老的東方情人節。
臺江縣城區內各支系的苗族過姊妹節的時間不同,大都在正月至五月間。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數施洞地區的姊妹節。
清水江獨木龍舟節
時間:每年農歷五月二十五日
地點:臺江施洞鎮清水江

獨木舟
獨木龍舟是龍舟文化的一枝奇葩,清水江上的獨木龍舟是更是一絕。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會。
龍舟古樸碩大,別具一格,舟身用三根高大杉木掏空而成,中間一根獨木為母舟,兩邊為子舟,裝上精雕細刻的五彩龍頭,龍舟上掛滿親戚送來的禮品。
每條龍舟載三四十人,都是從寨中挑選出來的成年男子。水手一律身著紫色布衣和藍色布褲,頭戴插著三根如鳳冠銀片的馬尾斗笠,古樸而整潔。
劍河“仰阿莎”文化節
時間:每年的七月份
地點:劍河縣

仰阿莎節上的水鼓舞
仰阿莎是苗族民間故事里的一位美麗的姑娘,人見人愛,個個都去追求她。仰阿莎是美女的化身,同時也是苗族的始祖之一。
雷山苗年節
時間:農歷十月
地點:雷山

苗年的盛大游行
苗年是苗族最重要的祭祀性節日,幾乎所有的苗族都過,在節日期間要舉行斗牛、賽馬、斗鳥、跳蘆笙、踩鼓、賽球等。
苗年最集中的展示苗族服飾、銀飾、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