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活動,新活動網,新活動傳媒,新媒體,活動策劃
很多人將互聯網、手機等視為一種新媒體,但實際上這是一種片面的理解。因為這種媒體與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在本質上并沒有什么區別,它只是因為技術的革新而出現的一種媒體形態,我們認為將其稱之為新技術媒體會更為貼切。
而新活動則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新媒體。
說新活動是新媒體,首先要了解媒體是什么?
百度百科是這樣給媒體定義的,“古代,媒指做媒,婚姻介紹的中介,現代人引用過來,指信息表示和傳播的載體”。
應該說,這基本詮釋出了現代媒體的功能,媒體應該就是信息傳播和輿論表達的中介。媒體的功能是信息的表示和傳播,信息傳播出來了,無論它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公眾自有評判和論斷,碰撞出火花才能引發新的社會熱點。話語權時代的最大特點就是公眾思想的自由表達,媒體主導的時代已經過去,金字塔型傳播和漏斗型傳播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前者代表著權威而后者沒有權威。有人把現在稱為“后超女”時代,認為“后超女”時代媒體的娛樂功能過于突出,而媒體在傳播先進文化,擴大科學影響方面就失去了力度。當然,這種擔憂也有它的道理,但是,要知道媒體的功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演變的,娛樂時代媒體不娛樂還能有它存在的價值嗎?
再回頭來說活動,無疑,活動就像一個信息資源中轉站,在參與一個活動的過程中,你可以了解到公眾關心的話題,社會聚焦的熱點,也可以隨時發表你的觀點和看法,表達你對活動中的人和事物的關注,最重要的是這種信息的傳播不是活動刻意強加給你的,而是你主動參與獲得的主動的認知。人們通過“超級女聲”這個真人秀電視節目認識了一些會唱歌的女孩,又通過比賽規則的設置發短信投票支持那些自己認為優秀的女孩,再通過互聯網建網站和貼吧來支持超女選手或討論超女選手的去留,這些都是受眾自發的主動參與,而活動的主導者所要做的就是設置參與性更強的游戲規則或者制造更多的社會熱點來聚焦受眾的目光。活動在承載了媒體的全部功能的同時也把不同的媒體諸如報紙、雜志、廣播、互聯網、手機等聚合在一起,成為一個信息中心和信息發射源,成為一個新媒體。
隨著互聯網、手機這些被稱為第四、第五媒體的新技術媒體出現,當今的時代已經變成了一個媒體資源極度普及與廣泛剩余的時代。這就意味著同樣一件事情或者一個信息,消費者不僅可以選擇不同的媒體平臺來獲取,甚至還能主動發布信息、報道事件,受眾與媒體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受眾再不是以媒體壟斷的方式被動地接受,這也是為什么現代媒體競爭如此激烈的原因。競爭的結果不是壞事,它讓各種媒體都想方設法的將自己的媒體傳播方式和表現形式做到極致,因為受眾的關注度代表著收視率、代表著點擊率、代表著曝光率,活動策劃公司,也就代表著廣告的價格、在線活動的費用以及媒體的知名度,說到底,這些都是為媒體的經濟效益服務的。
而新活動,它以一個資源整合媒體的身份出現,不參與媒體間的競爭,只是參與了媒體資源的創造與分配,并且合理地利用了所有需要的媒體資源,把它們都拉到自己的活動媒體平臺上來各自發揮其作用,從而制造更大的輿論效應。
這似乎有點兒像古時候的比武招親,只要你的女兒貌若天仙、家境殷實,你只要搭個臺子,自然就有人上臺來比劃,并且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這看起來有點兒不太公平,但卻是活動作為一個跨行業整合資源媒體的本質。
新活動,新媒體。我們的理念其實就這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