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3日至7月19日,市委教育工委組織100余名首都各高校青年教師赴長三角地區進行為期一周的學習實踐活動。
在開班儀式上,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唐立軍介紹,自2010年實施“鑄魂工程”以來,市委教育工委每年 組織1500余名 教師赴革命老區、改革開放前沿地區、中西部崛起地區和首都社會基層等 開展學習考察,幫助他們了解黨情、國情、市情,在鮮活的實踐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他強調,此次赴長三角地區學習 實踐活動是2013年“鑄魂工程”的組成部分,廣大教師要珍惜這次機會,深刻學習、領會和感悟改革開放精神,進一步提高個人素質和工作能力。一是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二是要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勇擔時代重任;三要不斷挑戰自我,勇于在實踐中獲得真知。
在昆山學習期間,學員們聽取了“‘昆山之路’發展歷程及其精神內涵解讀”、“轉變政府職能,營造良好投資服務環境”等專題輔導報告,還參觀了科博中心昆山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成果展、昆山市人力資源市場、昆山可再生能源產業示范基地、全國文明村——蔣巷村以及蘇州新加坡工業園區等。在蔣巷村期間,全國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村支書常德盛與學員會談并合影留念。在嘉興學習期間,全體學員參觀了中共一大舊址和南湖革命紀念館,并認真聽取講解,深入了解了中國共產黨成長壯大的艱辛歷程,重溫這段光輝歷史。
參與活動的教師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動的形式和效果。 北京師范大學[微博]李進忠老師說:“這次活動讓人受益匪淺,一是開闊視野,了解國情,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二是深入思考,提升修養,增強了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聯系實際,豐富素材,激發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熱情。” 北京工業大學[微博]李志強老師說:“長三角學習、實踐是一次水準高、內容活、效果好的活動,在以昆山為代表的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地區的學習,讓各位老師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堅持改善民生有了形象、直觀的認識;授課教師都是來自實際工作的親歷者,講課內容和形式鮮活、令人信服。”中國農業大學[微博]康俊鵬老師說:“這次實踐活動使得廣大教師通過高水平報告、現場教學、實地考察等形式,感受了祖國改革開放城市發展的前沿,學習了政府轉變職能的創新理念,是一次彌足珍貴的學習機會。”
近年來,北京市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實踐工作。2010年實施“鑄魂工程”,當年組織了600多名高校教師乘“紅色專列”去延安進行學習實踐并在延安建立了學習實踐基地。2011年、2012年分兩批分別組織市屬高校和央屬高校的教師交替赴延安和井岡山 開展學習培訓。2012年,市委專門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北京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組織北京高校青年教師開展社會實踐的意見》,強調要著力推進社會實踐,深入實施“鑄魂工程”,組織青年教師廣泛開展學習考察、掛職鍛煉、調查研究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進一步增強工作效果,并成立由全市多個部門組成的社會實踐工作協調小組,每年投入1000萬元專門用于市級示范工作項目。2013年,北京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上進一步明確,各級、各部門要主動為青年教師 設計實踐項目、做好服務、提供保障,,增強青年教師服務社會的能力。
據悉,今年8月,市委教育工委還將組織 百余名青年教師赴井岡山開展為期一周的學習實踐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