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而今的企業在處理危機公關時,是否該將“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的標語繼續掛在案頭自勉
“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文章來自活動策劃公司、上海公關公司),嚴明的紀律”。這就是著名的“三老四嚴”作風。這一作風是大慶石油工人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和科學求實精神的具體體現,是大慶油田企業文化融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最基本、最典型、最生動的概括和總結,也跟接下來的案例有關。
這是一個不成其案例的案例,說起來已經是10多年前了,真人真事。
1999年臘月,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的海外項目(當時密稱巴庫項目)正處在最較勁的時候。國際資本市場根本不看好能源行業,華爾街追捧的是“. com”。記得我們的首席執行官在與中國石油上市領導小組組長蔣潔敏會談時,曾笑侃中國石油如果是“petrochina.com”那就好了。
中國石油海外上市項目被《華爾街日報》“譽”為“紐約證券交易所史上最艱難的上市”。以美國為主的國際媒體,對中國石油上市冷嘲熱諷,捕風捉影,甚至憑空捏造。而國會山的政客、華爾街的大佬、雞賊的投機者也都往往聽信他們的胡言亂語。幾天的媒體報道下來,盡是詆毀誣蔑之言,中國石油海外上市已然成了美國的“公眾之敵”。
中國石油在伊朗的一個鉆井技術合作項目,由于是敏感國家、敏感地區、敏感合作,引起了美國媒體的濃厚興趣。這本是一個極其平常的普通原油開采中的技術合作項目,但給美國媒體一番扭曲報道,讓人頓感神秘色彩一片。《華盛頓時報》頭版文章的導語說:“你愿意把你的退休金投資到一家正在幫助伊朗研發某種神秘技術,將來打擊美國及其盟國的中國石油公司IPO中嗎?”伊朗合作項目一經報道,短短一周時間,就有幾十篇大塊頭兒的報刊文章和電視專題節目。雖然與中國石油的海外上市風馬牛不相及,但給市場造成的影響很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