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專家,元宵節,活動策劃
每到元宵節人們總會想到玩花燈、吃元宵等民間習俗,那么皖西當地又有哪些獨特的民間習俗呢?日前,記者采訪了市民間藝術家協會主席史紅雨,他向記者介紹了許多皖西當地的元宵節民俗。
史紅雨告訴記者,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這天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全國各地是不相同的,但是元宵節當天吃元宵、賞花燈的習俗在很多地方還是相同的。
史紅雨說:“我們皖西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元宵節習俗,皖西舊有‘正月十五大似年’之說。‘早過十五晚過年’,元宵節這天家家懸彩燈于門前,喧鼓樂于庭際。早餐食元宵、餃子。六安人喜歡在元宵中裹上一枚銅錢或者硬幣,吃到里面錢幣的人將會交上‘財運’。早餐后人們去趕會、觀燈、逛集、玩樂。一般到了中午,大家會準備非常豐富的菜肴合家團聚。晚餐后,家家點亮燈,通宵不熄。金寨、霍山一帶民間,有往祖墳送燈之俗。霍邱、金寨等縣有‘炒跳騷’之俗,即將瓜子、花生、玉米放在鍋中翻炒,寓意是能讓家中保持衛生,田里莊稼不生蟲害。元宵節這天鄉間少年常會三五聚集,將干掃帚點燃后拋向空中,活動策劃,不過在皖西,人們更多的是用細鐵絲將黃栗樹葉串起來,點燃樹葉后拋向天空,這種拋火球的游戲在鄉村十分受歡迎。在元宵節當晚,全家老小一起登上高處,將樹葉點燃拋向天空,拋向空中的火球發出絢麗的亮光,將天空、大地映襯的十分美麗。元宵節夜晚,皖西城鄉皆大鬧花燈,許多鄉村人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的玩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