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非遺節,活動策劃
29日,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產品展銷專區內,雅安展區分外耀眼。當天下午,雅安展區的非遺產品受到廣大游客熱捧,銷售情況火爆。
人文特色 扯眼球
三米多高的漢代宮闕大門上鑲嵌著醒目的兩個大字——雅安。雅安字樣下還立著一個“人”。
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產品展銷專區,雅安的展場備受關注。
從被茶磚裝飾的漢闕大門進入展場,古樸典雅的氣質迎面而來。展區內所有的墻體都被藏茶裝飾,展示臺被黑紅相間的漢代漆器紋飾包裹,內側展區被一串串藏茶制作的門簾若隱若現地分割成兩個區域。
依次走入,“圣山茶人”“解茶人”“人土火”“茶馬人”……以6大主題為背景的設計全部與“人”這個主題緊緊相聯。
“我們的展區設計完全體現一個‘人’字。”市文新廣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本次參展的目的是突出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現場展示的所有項目都由傳承人親自演示。
在展區的內側,蒙頂山茶的展示區,黃芽、甘露等精品茗茶陳列在臺上,十分誘人。被稱為“茶祥子”的解茶人蔣維明在現場泡制的蒙頂山茶飄香全場,圍攏來的看客們捧過一杯清茶,個個露出微笑。
蔣維明的身邊還跟隨著一個可愛的茶童,這是他的兒子。“孩子們有必要見識這個場面,他們應該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所作為。”
當天,我市的茶葉企業還將蒙頂山的新鮮茶葉帶到展區,現場炒制新鮮茶葉,展示蒙頂山茶的制作工藝。
聽了“茶祥子”的茶道,滎經砂器的現場制作讓不少人停住了腳步,兩位滎經砂器的“省級非遺傳承人”手中轉動制作盤,一堆毫不起眼的沙泥就變成了栩栩如生的工藝品,這巧奪天工的技藝讓在場的觀眾嘖嘖稱奇。
原生態歌舞 受歡迎
當天下午,絡繹不絕的人群進入雅安展區,他們是循著天籟之音而來的。
我市著名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磽磧原生態多聲部民歌,受到游客的關注,十多名演員身著節日的盛裝出現在展場,他們放開喉嚨高歌起來,清澈透亮的歌聲頓時穿越整個展館,附近的游客紛紛圍攏過來。
演員們唱起了他們最拿手的“多聲部合唱”,活動策劃,猶如天籟之音,讓圍觀的群眾拍紅了手掌。
成都的游客安達岱聚精會神地聽完后大呼幾聲:“好聽!好聽!”
安達岱告訴記者,這是他初次現場聽磽磧原生態多聲部民歌,確實非常震撼。
磽磧原生態多聲部民歌演員們還編了一首歌唱大熊貓的歌曲,“大大的頭、圓圓的腰……走起路來搖一搖……”簡單的歌詞朗朗上口,不少觀眾就在現場一起合唱起來,氣氛和諧熱鬧。
我市從5月中旬開始著手雅安展區的布置,展場設計主題鮮明,展出產品也是最高規格,這是我們可以從眾多市州的展區中率先凸顯出自身特色的原因。
記者了解到,從本月29日開始,未來十天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產品展銷專區內,各市州展區都將以展示、展演、展銷相結合的方式展示當地“非遺”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