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重橋石船(重橋)葡萄文化節,活動策劃
數錢數得手發軟,變成了現實——18歲小姑娘陳琳在渝北區石船鎮重橋村,度過了有生以來最快樂的暑假。她的父親是重橋葡萄基地的總經理。她被當地村民愛稱為“葡萄西施”。
7月23日上午9點,第二屆中國重橋石船(重橋)葡萄文化節開幕。短短1小時。“葡萄西施”就賣出了大小果箱共100箱,總重量達1000斤左右,每斤售價15元,一共收到現金1.5萬元。
渝北兩路土生土長的陳琳說:“初次看到城里的人,買水果像瘋了一樣。”這位被村民愛稱為“葡萄西施”的小姑娘,剛剛參加完高考,她選擇了來父親和鄉親們經營的葡萄基地參加勞動,安靜地等待大學錄取通知書。“葡萄西施”的父親叫陳學勇,轉業軍人、重橋三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負責與重橋村的村民們一道,組建專業合作社,經營著重橋的3000多畝葡萄。
陳琳說,她來基地已經8天了,重橋的葡萄每天從她手里至少賣出5000斤,有自駕來的,有單位派人來試吃后團購的,每天從早到晚,源源不斷有渝中區、江北區、渝北區、南岸區打來的團購電話……當地一位村民說: “陳琳是我們這里最有文化的妹子,合作社有專人記賬算賬,她是一位不拿工資的‘出納’,工作一絲不茍,不會出現誤差。”
石船鎮鎮長魏曉東介紹,今年石船的葡萄產量將達到350萬斤,每斤均價將達15元,石船重橋村民今年葡萄的總產出將達5000萬元以上,政府以一年一度的葡萄文化節為平臺專注塑造品牌,現在重橋的葡萄已成“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魏鎮長表示,去年的首屆葡萄文化節,帶動3000輛車到石船自駕游,鄉村游客破20000人,帶動餐飲、土特產銷售周邊消費,活動策劃公司,總營收突破4000萬元;
今年隨著草統路通車,主城來石船鎮更方便了,“四季果鄉、五彩石船”的鄉村旅游季模式,業已形成常態。不過,對于“葡萄西施”陳琳來說,收獲或許更多。作為城里長大的女孩,她不但找到水泥森林之外的樂趣,更重要的是,既有渝北區委常委王培、區人大常委魏宏等人前來葡萄園,又有來自主城的采摘市民成為志愿者,為該鎮的1000多名留守兒童當起“愛心爸媽”。陳琳說:“石船以父親和鄉親們的葡萄為媒,串聯了城鄉人與人之間的血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