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其他溝通軟件阿里并非先例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邵曉鋒 發布內部郵件,要求員工使用阿里巴巴的通訊產品進行業務交流和資料傳輸,“這不僅關系到阿里巴巴集團自身的業務安全,也牽涉到幾億消費者、上千萬企業、商家的數據安全,甚至會影響未來市場的走向。”
因為可能受到棱鏡事件的影響,阿里巴巴這封郵件被有意過度放大了。其實在互聯網行業,禁用其他企業的溝通軟件阿里并非先例。
包括百度、新浪、網易等在內的眾多互聯網公司內部早有不成文的規定,只允許員工使用自家的內部溝通工具,只不過這些不成文的規定并沒有嚴格的執行。
這些互聯網公司之所以有這樣的顧慮,亦是害怕員工在使用其他溝通軟件時,公司的機密面臨外泄的風險。
但值得注意到是,中國互聯網發展十幾年來,至今,并沒有發生企業通過通訊軟件竊取其他競爭對手情報的丑聞(有部分業內人士懷疑事實上有,但沒有浮出水面)。
就是這樣一則阿里的郵件, 騰訊卻躺著中槍。從前天開始,業界開始出現大量騰訊QQ竊取隱私的負面信息。
阿里巴巴的郵件禁用其他家電通訊產品并非只針對騰訊一家,但網絡出現信息卻矛頭直指騰訊。
微博上出現大量類似信息:
【騰訊深陷“竊密門”】目前,包括微軟、IBM、英特爾、百度、360、新浪、阿里等多家國內外企業均已禁用QQ。據悉,利用各種軟件、終端秘密獲取用戶各類信息早已不是秘密,而現有的數據分析技術,足夠把零碎信息聚合成完整圖景。你還在用QQ聊產品規劃嗎?騰訊為何每次抄襲的速度都那么快?你懂的……
網絡新聞鋪天蓋地:
還有大量報紙報道了類似的信息,這些信息移花接木,假借阿里之口,以達到向外界傳遞騰訊竊取用戶隱私的目的。
“對于用戶來說,竊取隱私是最不能容忍的。很多用戶尤其是小白用戶,對信息沒有太多的辨別能力。這是抓住騰訊的敏感部分狂轟濫炸,背后有人組織黑騰訊是必然的,不過黑的的確漂亮。”業內人士稱。
被黑24小時后才有反應
業界出現如此大規模的負面信息,24小時后騰訊在今天凌晨才用騰訊QQ產品團隊的官號草草發了個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到獵云網發稿前,此條回應也僅僅只有5個轉發,11個評論。“騰訊 公關再次暴露作戰能力低下的致命弱點。如此龐大的公司,出現了如此大量的負面信息,卻沒有及時反應。即便是發這個回應,,沒有人知道,傳播不出去,發這個回應的意義有何在?非常像 公關的頭睡醒了,拍腦袋的決定”上述業界人士表示。
多名業內人士在和獵云網交流中談到,3Q大戰時,騰訊公關孱弱的一面暴露無遺,被業界評為最差互聯網公關。后來,騰訊意識到這方面的短板,加大了對公關的投入,包括招人,以及加強對業界溝通。
一位資深營銷人士向獵云網表示“騰訊的公關在業界一直沒有啥口碑,別說和阿里巴巴擁有互聯網第一牛的公關團隊相比,就連市值只是其十分之一的360公關,騰訊的作戰能力都要被甩出幾條街。圈里都有這么說法,阿里巴巴公關出來的人,搶著要,360公關出來的人,搶著要,騰訊公關出來的人,且看看。你就知道外界對其公關能力評價了。
“騰訊在3Q大戰中,吃了公關無能的虧,從這次被黑事件看,無論是從反應速度還是公關策略上,騰訊公關作戰能力依然沒有長進。這說明騰訊公關內部缺少一個起碼的溝通反饋作戰的機制。騰這次只是被黑,如果真的出現大規模的打仗,騰訊恐怕重演3Q大戰被打的鼻青臉腫的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