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襲在南京亞青會采火儀式直播現場。 圖片由本人提供
職業辦賽人,這個名詞對于許多人來說顯然有些陌生,2009年畢業之際進入廣州亞組委的羅襲顯然也沒有想到,現在的自己竟然也會成為一個“職業辦賽人”,也許她更無法預料,在辦賽中還能夠收獲愛情。 揚子晚報記者 薛 玲
25歲的羅襲是湖北人,現為南京亞青組委新聞宣傳部工作人員,雖然年齡不大,但畢業后的四年間她已相繼經歷三大賽事: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即將在南京舉行的亞青會。羅襲的“職業辦賽人”生涯始于廣州亞運會。2009年6月,羅襲從廣州大學播音主持專業畢業,7月進入第十六屆廣州亞組委廣播電視與媒體服務部工作,賽時擔任廣州亞運會主媒體中心訪客卡辦公室經理、大堂服務區副經理、開閉幕式媒體看臺席主管等職務。
2011年3月,羅襲進入第26屆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媒體運行中心團隊,賽時擔任主媒體中心高級經理,負責所有注冊媒體的接待和服務工作。2011年10月,羅襲來到南京,在第二屆亞洲青年運動會組委會新聞宣傳部工作,負責亞青會、青奧會各類宣傳活動的策劃與執行。
賽事閉幕意味著要再就業
“國內跑賽事的人,一屆少過一屆,到南京青奧這一站,只剩下20人不到了。”也許在外人看來,羅襲這樣的“職業辦賽人”天南海北的生活很是令人羨慕,可只有羅襲知道,雖然參與賽事也領取工資,但這一路上也付出很多。在一個城市積累了很好的資源和人脈,但到了下一個城市還得重新開始,接受大家的考驗和認可;每個城市的工資水準都不一樣,而他們的工作水準只能是越來越高;每一次的賽事閉幕之時,也就意味著羅襲再就業的開始……
這種漂泊且不安定的生活自然令家人擔憂,而且無法得到家人的支持,但羅襲卻仍舊在這條路上堅持著,“希望自己的青春能夠更加燦爛、有意義,更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夠得以運用,讓賽事籌辦工作少走彎路、簡潔高效。”
考取南大碩士也收獲愛情
參與亞青辦賽期間,羅襲還相繼參與籌備了一檔宣傳青奧會、亞青會的節目——《全民青奧匯》,并成為該節目的主持人,在《全民青奧匯》開播之際,以及“青奧時刻·映像青春”南京青奧會數碼短片大賽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羅襲還兼顧著自己的一件大事——考研。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占用了羅襲大部分時間,她備考的時間僅剩下午休的兩小時,為了多擠出一些復習時間,晚上十一點下節目回到家的羅襲還會再花一個小時看看書。
羅襲報考的是南京大學戲劇影視碩士(MFA),“走出考場突然覺得一點兒把握都沒有。”羅襲笑著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甚至連查分,也是在別人的提醒下才記了起來。今年1月,羅襲參加了復試和三試,最終在過小年那天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在羅襲看來,這儼然是最好的新年禮物,而南京,也給了她一個大大的驚喜。
在辦賽的過程中,羅襲還收獲了愛情。羅襲的愛人陳杰瓊2007年從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借調到北京奧組委參與奧運會的籌辦工作,2008奧運結束之后,一個人南下廣州,加入到第16屆亞洲運動會和第一屆亞殘會的籌辦工作。“我們在廣州相識,但產生堅定的感情是在亞運會的開幕式籌備中。”籌備過程中的艱辛不言而喻,也正是因為這段“共患難”的歷程,使得羅襲與陳杰瓊收獲了如戰友般堅定的愛情。
對大賽上了癮,放棄好工作
其實在亞運、亞殘結束之后,廣州亞組委給這對“辦賽情侶”分配了很好的工作,陳杰瓊可以進入廣州市天河區稅務局,而羅襲則有機會進入廣州市委接待辦或者廣州農商行總部工作。“也許在外人看來,這是一個留在廣州發展的好機會,但我們卻發現,彼此已經無可救藥地對‘大賽’上了癮。”
就這樣,羅襲與陳杰瓊繼續奔向下一站——深圳大運會,陳杰瓊擔任主媒體中心主任助理,而羅襲則成為主媒體中心高級經理。來到南京后,羅襲和陳杰瓊在這里定下他們的終身大事,2012年5月5日,攜手走進婚姻殿堂的他們,也從一對“賽事情侶”轉變成為“賽事夫妻”。
目前羅襲在南京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充實、平淡卻很快樂。”羅襲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亞青會即將召開,他們也將奔赴各個場館,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在羅襲看來,亞青會是所有亞青人共同的青春回憶,“我想,我的致青春,就是和南京一起,迎接這場青春盛會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