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河南省安陽市委、市政府就林州市“民警摔嬰”事件專門召開市委常委會,要求全面調查,,依法依紀嚴肅處理“摔嬰事件”責任人。安陽市委要求,公安機關必須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誠懇向人民群眾道歉,認真汲取事件教訓,嚴肅認真調查處理,堅決給人民群眾一個交代。
一從警近30年的民警,酗酒后突然搶走街上一男子懷里7個月大的女嬰,舉過頭頂后猛摔在地,但關于此事的一則所謂涉案當事人并未受到刑事處罰,只是被關禁閉十五天的網絡傳聞,使得此一事件發酵得愈發激烈。網絡民意洶洶,很快就呈現出一邊倒的譴責態勢。
而今政府部門真誠出面道歉,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相關責任人得到處理,雖然還是稍顯得遲緩被動一些。但至少給了民眾一個合理合法的交代,讓無處安放的負面抨擊輿論得到了有效釋放。
經此一事,應該發現,我們的地方政府在面對涉及自身形象的負面事件上,若能透明公正地處理問題,誠懇務實地出面澄清,則不但受害者可避免受到二次受到傷害,饑渴的網絡輿論也能得到正面引導。輿論的焦點就會轉移到悲劇本身的討論上,而非將所謂政府作風長期置于漩渦中心、質疑焦點之中。
何至于此?可以看到,在此事發生的一開始,某些地方公務人員在一種慣常的行事思維作怪之下,有意或無意的瞞而不報,甚至據傳阻撓發稿,這種負薪救火,揚湯止沸的危機公關行為,終于導致了輿論市場的失控,局面差點一發不可收拾。
教訓當然是值得吸取的。本來站出來道歉,承擔責任,一切問題就該迎刃而解。但緣何寧愿采取代價更大的所謂公關手段去逃避不解釋,導致事態惡化呢?
我甚至懷疑,一開始所謂摔死女嬰民警未被刑拘的網絡傳言本來就是未經求證的無聊推測,也許那位涉事民警早就按照法律程序得到了處理。但由于政府主管部門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回應,或者說不重視輿論,導致了謠言終于漫天飛舞。
不善于道歉,不善于處理與傳媒之間的關系,對民意沒有足夠重視,這些都導致了地方政府在處理公共輿論事件上顯得被動笨拙,甚至有時笨得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我們的執政者應該從此認識到向民眾釋放善意的重要性。
須知,一句真誠的道歉,頂過一萬句危機公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