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微信拜年、低碳過年等將新的文化潮流、文化手段與中國傳統春節相結合的形式已經成為中國春節靚麗的人文景觀,只有引導新的文化潮流,運用新的文化手段,活動策劃公司,春節新文化才會實現,才會不斷豐富中國傳統春節“年味”。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在27日山東省臺兒莊“第三屆春節文化論壇”做出上述表示。
來自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北京工業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等多名文化學者專家圍繞“弘揚春節文化,繁榮春節經濟”這一主題,就如何用新的文化潮流豐富春節新文化、促進春節文化研究成果的轉化等問題展開討論。
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表示,春節文化建設,應著力滿足人民群眾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信息化進步產生的文化新需求。短信、微信拜年、低碳過年等將新的文化潮流、文化手段與中國傳統春節相結合的形式已經成為中國春節靚麗的人文景觀,只有引導新的文化潮流,運用新的文化手段,春節新文化才會實現,才會不斷豐富中國傳統春節“年味”。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舒乙為2013年(癸巳)春節提出七點建議:要過一個加強文藝內涵和形式多元化的新春節,不能一味追求商業利潤,而辜負了群眾日益高漲的精神文化需求;通過新的文化潮流和手段普及春節的傳統文化,可以極大地豐富群眾春節文化生活。
北京工業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王國華則建議,結合歐洲節慶文化創意中的小鎮旅游品牌、廣場演出、教堂音樂會、跳蚤市場、馬拉松賽等活動豐富的經驗,從春節的精神產品、景觀形象和有形產品的創意與生產三個層面,豐富充實春節“年味”。
據悉,本屆論壇山東省旅游局、山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棗莊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并首次嘗試在論壇期間同時舉辦“首屆春節旅游產品博覽會”,延伸了論壇平臺,目前已有來自14個國家、80余個境內外城市的500多家企業參加首屆春節旅游產品博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