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底,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參加了第62屆聯合國大會。這是內賈德自2005年就任伊朗總統以來第三次到訪紐約,前兩次也是趁著聯合國大會召開的時候踏足美國,盡管每次都是“附帶訪問”,但是內賈德也“收獲”不少。

9月24日,在聯合國總部,內賈德前往會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
初次美國之行:
媒體早餐會上魅力公關
2005年的第60屆聯合國大會讓世界記住了這位公然叫板美國的伊朗總統。當時內賈德剛坐上總統寶座不久,即開始準備赴美國參加聯合國大會。但是由于幾名在1979年伊朗人質事件中被劫持過的前美國人質盯上內賈德的“相貌”,認為他是當年的綁架者之一,美國方面一度傳出不給內賈德發簽證的傳言。
爭執之下,美國鑒于與聯合國的協定,即美國有義務允許世界各國領導人前往紐約聯合國總部參加會議,于是便給內賈德開了綠燈。簽證發下來的時候已經是9月6日,而簽證上還把內賈德的活動范圍限制在聯合國總部周圍40公里以內。
40公里的限制并沒有影響內賈德的發揮。當年9月14日,聯合國大會開幕。內賈德首次登上外交舞臺,講話篇幅不長,打印出來也只有兩張紙,但犀利的言辭卻震驚了與會者。演講中,他首先大談信仰,指出當今主流國際秩序日漸疏離道德和信仰,導致人類精神逐漸墮落。隨后話鋒一轉,他指責某個大國“為了保障少數強權的安全和財富,而發動具有破壞性的戰爭”。他還譴責少數大國“實行單邊主義,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把毀滅性戰爭強加于人民”。這番言論顯然是影射美國,因為迄今為止只有美國對別國使用過核武器。
內賈德對聯合國也沒給好臉色。他暗指聯合國失去公平公正,認為聯合國應當構建一個公正的體制,讓所有成員國都能享受平等的權利。
那一次演講,使內賈德成為聯合國大會的“明星”。會后,內賈德告訴一位伊朗宗教人士,他感覺自己在演講時被一圈神圣的光環所環繞,而聽眾靜靜地坐在臺下,聽他演講,“仿佛一只手把他們按在了座位上”。
第二天早上,內賈德再次展開“媒體公關”,在曼哈頓酒店與美國媒體代表舉行的早餐會上,他侃侃而談,提到伊拉克戰爭、表達對“卡特里娜”颶風受害者的同情、抨擊布什政府在處理這場災難上的欠缺,當然,重點還是在伊朗的核問題上。
內賈德的大方與自信,使記者對這位“沒有外交經驗的總統”不由得刮目相看。美聯社評價說,內賈德的亮相“引起極大轟動”;眾多媒體也將他在外交上的強硬態度和“出乎意料”的公關技巧結合在一起,倍加贊賞。
第二次美國之行:
與查韋斯一唱一和批美國
經過了2005年的美國之行,內賈德2006年的美國之行顯然有了不少經驗。他在一個月前就開始為聯合國大會辯論造勢,公開邀請美國總統布什在聯大會議上與他辯論,但是遭到了白宮的拒絕。聯合國大會召開前兩天,內賈德首度造訪委內瑞拉,并和素有“反美戰士”稱號的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一起來到紐約。
兩人的同時出現,預示著一場好戲的上演。果不其然,在9月19日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上,兩人一唱一和,內賈德言語激烈地批評美國和其最堅定的盟友之一英國,抨擊這兩個國家濫用安理會職權,稱聯合國正在日益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已經成為幾個大國操縱的機器。第二天,查韋斯發表演講,又把美國總統布什比作“魔鬼”,言辭犀利地譴責布什政府通過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地的戰爭,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全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內賈德的發言時間長達30分鐘,其中有一半時間論述聯合國正在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并稱德黑蘭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而美國則別有用心地指責其將用來發展核武器。對此,外界解讀說,內賈德在利用聯大這個講壇回應美國一直努力推動的對伊朗制裁方案。
第三次美國之行:
哥大演講拉近民眾距離
今年的美國之行,是內賈德“收獲”最為豐富的一次。盡管在去美國之前,伊朗方面曾提出書面申請,希望美國同意內賈德參觀世貿大樓遭襲遺址并敬獻花圈,遭到了紐約方面的拒絕,但是內賈德還是如愿在哥倫比亞大學發表了演講。這場演講安排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之前,讓美國率先刮起了一股“內賈德風”。各路媒體記者也是爭相報道此事,甚至有不少記者堵在內賈德的賓館門口。
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講臺上,內賈德起初遭到了校長李·伯林格的奚落,被后者稱為“狹隘、殘酷的獨裁者”。然而,他聽聞此言卻始終保持微笑,然后走到話筒前演講。
內賈德講述了伊朗核問題、納粹大屠殺等敏感問題。演講后,主持人問伊朗是否尋求摧毀以色列,并要求以簡單的‘是’或‘否’回答時,(文章來自活動策劃公司、上海公關公司),內賈德機智地反問:“巴勒斯坦問題是不是有重要國際意義,請以‘是’或‘否’回答。”當有人問他有關伊朗處決同性戀者的問題時,他說:“伊朗不像你們國家有同性戀,我不知道是誰告訴你伊朗有同性戀的。”這一回答引起了在場聽眾噓聲一片。
第二天的聯合國大會上,內賈德再次舌戰布什。他以伊朗政府的一貫口徑,重申伊朗發展核計劃是以民用為目的,不會用于制造核武器,還宣稱所謂的伊朗核問題已經“終結”。
隨后,內賈德再次擺出攻擊美國的架勢,稱“某些國家嚴重侵犯人權的同時,卻裝作是人權維護者。設立秘密監獄、綁架人員、秘密審判、不遵守任何程序……大搞竊聽、竊取郵件,在這個國家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很顯然,這些話是在影射美國。
在3天的行程中,內賈德還與其他國家元首舉行了會談,包括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并會見了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和在美的伊朗各界代表等。對此,很多媒體認為,內賈德充分利用了聯合國大會的舞臺,到處“找朋友”,擴大了伊朗的外交影響。但也有媒體說,內賈德此次在美國的言行是要證明自己并非好戰,借此爭取國際輿論支持。
無論怎樣,不得不承認的是,內賈德訪美是越來越有經驗了,他充分利用聯大的舞臺進行了一番“公關外交”。(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