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共關系業2012年度調查報告》4月18日在北京發布最具成長性公司榜單。由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組織調查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公共關系市場2012年延續了其快速增長的發展勢頭,但增速有所放緩。據調查估算,整個市場的年營業規模約為303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為16.5%。
報告顯示,2012年度中國公共關系服務市場的前四位分別為:汽車、快速消費、IT、金融,市場份額分別為19%、13.5%、8.2%、6.8%。旅游、能源、文化、體育、公用事業、城市營銷等其他市場共占26.6%。
制造業比重與去年相比有顯著增長,占5.5%;通訊、房地產也呈現比重上升趨勢,均占總體市場的5.4%;政府及非盈利機構依然保持不斷增長的態勢,占4.0%。
報告對2012年中國公關業發展中呈現出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報告指出,2012年,中國公關行業的服務區域不斷擴展。盡管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依然是中國公關行業最為集中的地區,但一些頗具潛力的二線城市,如成都、南京、西安、武漢、廈門、沈陽等,正逐步成為快速發展且具有巨大潛力的市場。由于這些地區具有一定的經濟、商業實力,隨著對公關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公關需求正在快速上升。加上這些城市與一線城市相比,具有人力成本優勢,因此,一些全國性公關公司正在加速二線城市的布局,這對提升整個公共關系行業的影響力,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汽車行業份額大幅降低,也是2012年公關市場的一個顯著特點。調查顯示,2012年度汽車市場份額從2011年的32.9%驟減到2012年的19%。這也表明,公關公司應逐步擴大服務領域,避免客戶行業度過分集中,從而規避經營中帶來的風險。
另外,2012年網絡公關業務繼續呈現較快增長勢頭。網絡營銷、危機公關、微博微信溝通等已經成為公司和客戶都非常認可的重要傳播手段,部分公司的新媒體業務已經成為重要的增長點。國際公關公司正加大在華戰略布局。它們除駐一線城市外,也開始在二線城市嘗試開展業務。
報告認為,中國公關業面臨諸多挑戰與機遇。首先,人才問題仍然是影響行業發展的瓶頸。人才頻繁流動、無序流動、供需脫節等問題依然困擾著公關行業;第二,創新問題亟待解決。公關行業無論在業務模式、管理方式、人才培養、新媒體應用等方面,都需要不斷地進行創新;第三,相關政府部門對公關行業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導致一些文化創意產業的優惠政策未能涵蓋公關領域,(文章由上海公關公司整理編輯),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關產業的發展;第四,在國家鼓勵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背景及行業綜合發展的背景下,依靠活動代理和執行為主要業務的公司比重降低,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依然保持穩定發展;第五,公共關系業已經進入相對平穩的發展期,并將繼續穩定增長。另外,網絡公關、事件營銷、城市營銷等新興服務將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未來的政府、非盈利機構,特別是城市的公共關系服務需求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