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周凱旋:李嘉誠不適合從政 也不關注身家排名(圖) 1月14日,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老牌藍籌長實與和黃宣布重組,扎根在港半個世紀的兩大企業形成兩家新公司,注冊地為開曼群島,此舉引起外界多方諸多揣測。 李嘉誠基金會董事周凱旋昨日在此間向記者表示,她個人作為長和股東,對公司重組感到高興,此舉能夠精簡架構及壯大公司,旨在提升集團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并非從香港撤資,撤資的說法并不適合去形容李嘉誠在香港及內地的商業活動。 長和進行大規模重組后,長實將易名為長和,營運集團港口、零售、基建及電訊等業務,而新成立的長地,將統一負責集團的地產業務,除了物業發展,資產還包括收租物業與酒店。 同時間,股權架構亦從以往垂直控股,改為獨立運作。不過,外界更加聚焦于長和系重組后的兩大上市公司注冊地,從香港變為開曼群島的舉動,趁周凱旋近日帶領以色列考察團的機會,一眾媒體當然不斷追問長和大改組的事宜。 認同海外媒體態度 周凱旋認為,有關撤資的說法是從單一角度分析得出的結論,并不適合去形容李嘉誠在香港及內地的商業活動。若以現時中國的經濟規模相比較,目前香港的GDP只占中國GDP的2%,是很微小,應該擺開撤資及遷冊的看法。 她又指出,海外媒體的用字更加精準,例如英國《金融時報》以“Finally”(終于)去形容長和重組,反映海外媒體普遍覺得股權精簡的架構來得有點遲,相反本地個別媒體傾向選一、兩個字變成標題,引導外界只集中討論改注冊地事宜。事實上,香港公司更改注冊地亦相當普遍,并非外界所想般屬于重大而復雜的計劃。 投資者歡迎重組 根據目前的架構,李嘉誠目前持有長實43.33%股權,而長實持有49.97%和黃股權,這類垂直控股的方式,在一眾傳統地產發展商中相當普遍。 重組后,李嘉誠將于長和及長地各持有約三成的股權。周凱旋指出,重組后令長和系可以精簡架構,令公司現代化。自消息公布后,長實與和黃股價明顯上揚,正正反映投資者歡迎重組的建議。長和系宣布重組當日,李嘉誠透露計劃是由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提出。問及是否暗示由其提出,周凱旋對此即時否認。 香港首富李嘉誠一舉手一投足均受外界關注,長和系97年重組后即發生亞洲金融[0.00%]風暴,近年出售內地投資物業,亦被外界解讀樓市見頂。是次進行大規模重組,令人關注是否金融市場前景有隱憂。 周凱旋指出,自己對經濟的研究不及李嘉誠,但相信金融危機的發生亦涉及很多因素,不會是因為單單看到重組,就自然聯想到有金融危機。 長和遞上市文件初步重組費一億 港交所資料顯示,長實遞交了與和黃重組而成立的長江和記實業之初步上市文件,成立長和及重組之初步預算開支約1億元。同時,文件又展望今年各國經濟情況,指中國將持續深化改革,為國家帶來更好的希望;美國經濟發展良好,歐洲則比較緩慢。另外,文件又展示對比香港與開曼群島對發行股份、股息及分派、董事及股東周年大會等要求之不同,顯示開曼群島對多個項目要求相對較香港寬,令企業營運更具彈性。 資料顯示,長和已于去年12月11日,根據開曼群島公司法于開曼群島注冊成立為獲豁免有限公司,因此其必須主要于開曼群島境外經營業務。長和須每年向開曼群島公司注冊處提交周年申報表及支付按其法定股本的金額計算的費用。 文件詳細展示對業務趨勢及財務、經營前景之看法。香港地產業務方面,長實推售之物業項目市場反應符合預期,市場氣氛及物業成交可望保持平穩,惟建筑成本將持續上升,而房屋政策繼續主導整體樓市發展方向。中國地產業務較為放緩,但長遠有信心可保持穩健發展,而集團之海外地產業務則繼續穩步擴展。 文件又重申,預期在所有重組方案、并購方案及分拆上市方案完成后,將消除長實持有的和黃之控股公司折讓,從而為股東釋放實際價值;提高透明度及業務一致性;消除長和及和黃之間的分層控股架構,讓股東能與該信托一同直接投資于兩家上市公司;讓所有股東直接持有長和或長地的股份,從而提高投資的靈活性和效率;及規模提升。 長實表示,將貫徹審慎理財原則并積極鞏固財務實力,集團負債比率將維持于健康水平,使集團維持穩健資金流動性,有足夠財務資源可靈活及適時把握收購及投資機遇,為股東持續創造價值。 穆迪維持和黃A3評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