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接4月初開幕的千島菜花旅游節,3月4日,興化市旅游局再次來連推介。從2009年首屆菜花節10萬人次的接待量起步,到2012年75萬人次,興化又一次印證了旅游業界“無中生有”也能大辦旅游的觀點。而依靠著一垛垛菜花發展出來的旅游產業,能為港城春季旅游帶來哪些啟示?記者采訪了興化和連云港兩市的旅游業界人士。
■ 啟示一:突出亮點,打造不可復制的產品
日前,興化油菜花風光“亮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這讓興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了極大提高,對于吸引海外游客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有人不禁會問,一個規模不大的鄉村旅游項目,為何能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呢?“其實,僅靠我們一市也沒有那么大的力度,關鍵是我們打造出了不可復制的產品,吸引了省旅游局的領導和專家,讓興化風光成為代表江蘇走向國際的4幅風景畫之一。”
眼下,我市正著力于建設連云老街、民主老街等歷史文化街區,讓它們成為我市商業、旅游的一個亮點。旅游業界人士建議,在復興這些老街區的時候,可否最大程度地整合挖掘港城的歷史文化,突出最大的亮點打造特色街區,讓它們成為不可復制的城市資源。
■ 啟示二:圍繞游客需求大做文章
記者在興化旅游畫冊上看到,3座大型停車場里,自駕游停車場占據了五分之四的面積。興化一家旅行社負責人王文卿告訴記者,這僅是興化緊密圍繞游客需求推出的舉措之一。據了解,在如何利用油菜花發展旅游的過程中,興化市有一個明確的思路:根據游客的需求打造旅游產品。“現代都市人工作生活節奏快,迫切需要一個生態旅游的目的地,來放慢腳步,輕松度假。”景所蘭說。
“去年的推介效果非常好,我們在興化一些景區調研時就發現,油菜花期出現在興化景區的連云港車牌非常多。所以,我們今年去了山東后,把促銷宣傳的目光又一次投向了連云港。”當記者提出興化為何二次來連推介時,景所蘭邊說邊拿出了針對連云港旅行社的相關獎勵政策。
在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一切圍繞游客需求做文章,正是這一舉措讓興化的游客接待量從10萬翻到了75萬。這也正是我市旅游在下一步發展中需要補上的一課。“請勿在洗手池里洗腳。”在港城一家景區,記者看到,洗手池邊標注這樣一句提醒的話。其實,既然有人在這里洗腳,就代表了游客有這樣的需求。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我們的旅游部門和景區就應該提前為游客考慮,充分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讓個性化的服務和產品成為我市旅游的又一個招牌。
■ 啟示三:“無中生有”也能發展旅游
“由于缺乏過硬的資源,相比省內其他城市,興化旅游起步較晚。可以說,直到2009年舉辦第一屆菜花節才開始發展旅游產業。”興化市旅游局負責人景所蘭告訴記者。而令興化人興奮的是,“河有萬彎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的壯美景象吸引了10萬多名國內外游客。
可以說,一直沒有被人重視的油菜花一下就火了起來。為了將油菜花和旅游產業更好地嫁接在一起,興化市政府一次性投入5000多萬元用于完善基礎設施,不僅路通暢了,橋搭好了,為了讓游客更好地親近油菜花的風光,上海公關公司,興化旅游部門還規劃了水上游的線路,定制“原汁原味”的木船供游客欣賞旖旎的春色、體驗水上迷宮的別樣風情。
對于興化旅游“無中生有”的發展之路,市康輝旅行社負責人蘇新沂說,我們可以很好地借鑒這一思路,用來發展港城的春季旅游。作為國內優秀旅游城市之一,我市依靠山海資源打造的旅游產品存在著明顯的季節性,也造成了淡旺季的明顯反差,嚴重制約了相關設施的打造和旅游項目投資的積極性。我們可否借鑒興化“無中生有”的思路,擺脫依靠自有資源發展旅游的舊套路,大力發展適宜春季旅游的產品,將旅游旺季的時間不斷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