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二字無疑是用詞不當,Google官方用詞是“發布”,可由于宣傳口徑不一,使得“谷歌”這一中文子品牌的推出顯得有些喧賓奪主。
“谷歌”的價值
Google推中文名“谷歌”,與當年聯想換標國際化的“lenovo”有著很大的不同。
聯想啟用“lenovo”的市場動作是更名,它旨在將有國際化局限的母品牌——聯想換成“lenovo”,它改變的是母品牌本身,而不是在母品牌不變的情況下生發出一個全新的子品牌。但Google推“谷歌”,僅僅是推出了一個適用全球中文人群的中文子品牌,如果Google愿意,它還可以推出同類的日文子品牌,或者韓文子品牌。與母品牌Google來說,那只是子品牌多與少的差別,對Google整體的品牌架構并沒有多大改變。
可是,有不少人開始質疑,作用于全球市場的母品牌Google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早已潛移默化地為大眾廣泛接受了,Google現在推出專門定位于中文用戶的子品牌“谷歌”,似乎有些畫蛇添足,多此一舉,果真如此嗎?
站在Google全球品牌戰略的角度考慮,Google其實是在綢繆長遠。
Google總部辦公場區無所不在地向外界透露著自己勤奮、創新、快樂、民主、不拘小節等的品牌信息。
子品牌“谷歌”與母品牌Google兩者之間的品牌調性大致吻合。
Google的煩惱
搜索引擎是一種基于語言的技術,語種不同,搜索的效果也會有很大差別。Google是英文世界的搜索霸主,但在中文世界,無論是市場收益還是搜索效果,都很難與號稱“更懂中文”的百度直面對抗。然而,Google并不甘心,它很清楚地知道有著13億人口和幾千萬華僑的中文世界對它全球戰略的實現意味著什么。
為了進一步加大進軍中文世界的籌碼,過去的一年里,Google先后將有著中國血統的李開復、周韶寧送上了高位。不過,Google明白,這些遠遠不夠,來自Google中國的并不理想的業績,以及中文市場一線拓展的種種難題,一次又一次刺激著Google高層。
Google挺進中文市場,已經不是一二年了。由于中文名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官方說法,坊間有關Google的怪名不一而足,比如狗狗、酷狗、古狗等。有些市場嗅覺靈敏的人索性鉆Google的法律空子,將有關Google的中文名和網絡域名一并搶注了。更令Google不安的是,(文章來自活動策劃公司、上海公關公司),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居然瞅著Google中文名混亂不一的當口,冒充Google的中方渠道代理商到處招搖撞騙,使得Google的品牌聲譽嚴重受損。
同時,市場一線業務拓展人員的抱怨也讓Google有所警示。目前搜索引擎大多仍然以廣告盈利,Google當然也不例外,但Google發現,偏好搜索引擎進行傳播的廣告客戶,大都是中小企業。在中文世界,中小企業對Google這一難以識記的英文詞有些抗拒,他們會自發地產生排外心理,認為Google是老外的,雖然搜索技術了得,但對中文并不專業,加之Google中文世界的死對頭百度還在一邊煽風點火,直擊Google命門,宣稱“百度更懂中文,更專業”,讓Google在市場上一直處于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