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悅:溫迪公關數字化轉型 互聯網下的大數據將是未來,這里會有更多的人愿意待在網絡的世界里。于是,市場這個“高地”必須占領,而數字化也會隆重地“被”站上舞臺。數字化浪潮帶來的影響不僅是業務模式上的轉變,還包括對公關人才的新要求。 一份關于中國公關及社會媒體營銷趨勢的研究報告表明,2013 年 44%的網絡公關活動花費都是通過互動代理商來承載,而不是公關公司自身。而廣告主也開始權衡傳統公關公司在數字化傳播上的專業性。傳統公關公司面臨挑戰,是成立數字營銷團隊,還是收購來搶占優先資源?總之,公關業的轉型勢在必行了。 于是,在籌備數字化轉型兩年后,溫迪的“公關”標志已悄然變為“數字”。2014 年是關悅女士創辦溫迪公關的第 12 個年頭,不過對她而言,溫迪公關真正的挑戰才剛開始,用她的話形容“這是一場硬仗”。 顛覆傳統的轉型 在傳統的理解中,公關的作用一般是解決品牌傳播的問題,而企業需要的卻是多維度的解決方案。而傳統的公關是單向的傳播,當企業需要進行品牌或產品的傳播,通過有影響力的媒介進行大范圍擴散,覆蓋大量受眾的行為;而在社會化的交互時代下,其公關的核心是企業融入到消費者當中去,與用戶一對一的溝通交流,所以社會化時代的公關基礎及關鍵都是“如何與精準用戶產生大量交互并讓其產生主動分享行為。 那么傳統公關的業務模式到底會發生了哪些轉變呢?溫迪公關首席執行官關悅對《執行官》表示,在日常業務上,客戶的要求也發生了轉變。現在沒有客戶只做傳統的媒體關系,而是兩邊都要兼顧。“其實兩邊兼顧是有一定的困難,畢竟各方的媒體訴求也不一樣。” 在一定程度上說,公關傳播在社交化媒體上與傳統媒體又不盡相同。根據傳統媒體的既定風格,它的取向大致可以把握;社交化媒體方面,從其過去發布的內容和論點也可摸清一二。然而在兩者結合的傳播運用上,兩者有著巨大的差異。這在客戶需求的變化上,對公關公司自身的業務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必須不斷地改變,注入新的做法,尋求新資源的整合。 正如一份行業報告中提到的“公關公司的收益將面臨互動代理商帶來的挑戰,比如 44%的網絡公關活動花費都會通過互動代理商來承載,而不是公關公司”這一事實,公關公司一家獨大媒介傳播渠道的局面早已被打破。 從自媒體傳播的角度上說,微博大 V、微信公眾號、各大媒體網站的專欄等,除了如何利用這些平臺來講述品牌的故事,他們成了如何讓用戶講述企業品牌的最好渠道;另一方面,做好對傳播效果的評估,人群的覆蓋率,點擊量、閱讀量,有多少用戶會點贊等,公關作為連接企業內部與外部的樞紐,現在可以與消費者直接實現互動,在深度溝通中加強品牌的個性。 “企業客戶也在學習,他們也會把不同的業務交給不同的公司。以前是公關公司全包,而現在可能是一些網絡公司,也有一些專業的社交媒體公司,甚至是媒介購買公司。在所謂的網絡服務上,越來越多的公司表示提供此類服務。客戶開始權衡公關公司在數字化營銷上的能力和數字化代理商的專業性,這對于公關公司來說要認真思考如何去提供相應的服務。”關悅認為,在社交化的互動時代里,公關、廣告或者科技之間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面對的是日顯多足鼎立的局面。但在公關公司是否會失去原有的優勢這一點上,她認為通過轉型可以使得發展的空間更大。 行業首個“平臺” 公關服務屬于第三產業服務業,近年來市場越來越強調發展服務業,所以公關行業也在不斷發展。在服務業里面,“人”是最重要的資產。從整個行業狀況來講,人才需求和整個業務市場的匹配度并不高。在總結行業現狀后,降低行業對“人才”的依賴就是公關業轉型的關鍵。 關悅把溫迪公關的轉型方向分為兩大類——推出“公關易”平臺,類似于“Facebook”的社交功能平臺,可以聚合公關從業者,在他們使用該工作平臺的過程中產生商業關系,最后形成“圈子”大數據;通過這種數字化的商業模式,把企業的公關服務數字化和工具化,讓企業做到“自助公關服務”。 簡單來說,溫迪的轉型就是打造一個數字化的平臺,而“公關易”就是一個公關傳播工作的應用平臺,里面有關于公關傳播里面所有流程、應用以及讓企業知道怎么去做“自助公關”。“在過去公關服務就是幫客戶建立一個數據庫,公關幫助客戶使用里面的數據進行傳播,但在數字化公關里,這些數據會被融入一個應用系統里面,企業只要輸入自己的需求,應用系統就會自動形成一個解決方案。”關悅對《執行官》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