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米爾納德邦豐收節,活動策劃
龐格爾節(Pongal)是印度南部一年一度的豐收節,起源于泰米爾納德邦,每年1月13日至16日連續慶祝四天,這一節日也是所有印度節日中唯一按照太陽歷來計算的,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龐格爾節的正日子是1月14日,家家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煮甜牛奶米粥。早上日出之時,泰米爾人家家戶戶在門前支起火爐,將陶罐中的牛奶煮沸,當牛奶沸騰并溢出罐子的時候,大人孩子們一起高呼“'Pongal-o-Pongal”,并將新年的第一季稻米和糖撒入罐中。“Pongal”在泰米爾語中的原意就是指“沸騰溢出”,人們通過這一儀式祈禱新的一年作物豐收、生活美滿。煮好的米粥也叫Pongal,首先要盛出一份供奉給太陽神Surya,其余的由眾人分食。這一天也是泰米爾月——Thai的第一天,人們認為從這一天開始,太陽逐漸北歸,自然萬物開始復蘇,辛勤勞作了一年的農民也可以稍作休息等待豐收的來臨,所以這一天也被叫做“Surya Pongal”。
除此之外,節日其余三天的慶典也各具特色。
第一天Bogi,是為了供奉掌管興云布雨的神因陀羅(Indra),在這一天人們不論貧窮與富裕,都要沐浴更衣,一家人一起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并把舊衣服和不要的破爛兒燒掉。農民們還要舉行儀式拜祭太陽和土地,給他們的犁和鐮刀涂抹含有檀香的油脂,用這些農具來收割新年的第一季稻米。
第三天Mattu是謝牛日,人們感謝公牛幫助耕耘土地、母牛提供牛奶。這一天人們向牛行禮、給牛洗澡,在牛角上套上亮麗的套子,掛上漂亮的珠鏈和花環,并給牛吃甜米粥。這一天人們供奉的主神是象頭神甘奈施(Ganesh)和女神帕爾瓦蒂(Parvati)。關于牛為什么要幫助人類耕地印度還有一個傳說:濕婆神派他的坐騎——公牛巴薩瓦(Basava)去給人類傳達神諭,要求人們每天用精油沐浴,每月吃一次飯;公牛在傳達的時候弄反了,告訴人們要每天吃飯,每月沐浴一次。為了懲罰巴薩瓦,濕婆神將其貶入凡間,罰它為人類耕田,增加糧食產量,活動策劃,以滿足人類每天吃飯的需求。
在泰米爾納德的馬杜賴(Madurai)市,人們還會在這一天舉行斗牛節,身體強壯的男子們把脾氣暴躁的公牛掀翻在地并涂抹上艷麗的顏色。
第四天叫Kanum,在這一天的早上,家中的婦女們不分老幼在庭院中集合,向太陽神供奉盛在芭蕉葉中的甜牛奶米粥和象征著生活甜蜜幸福的一束甘蔗,祈禱家中的男人們身體健康、家庭興旺發達。祈禱結束后,婦女們要去沐浴。隨后大家開始互相串門,走親訪友,晚輩向長輩行禮,而長輩會給晚輩錢或代幣來保佑他們平安。
許多南印度人家還會在這一天把芭蕉葉盛著的甜米粥放在戶外讓鳥兒食用,來表達對神的膜拜?,F在有些人家在平時家中遇到喜事或交好運的時候也會這樣做,以感謝神靈的賜福。
除了泰米爾納德邦所在的南部印度,在整個印度以及斯里蘭卡、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泰米爾人聚居區,人們也會在豐收的時候舉行慶?;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