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活動策劃
在東亞、東南亞地區如日本、越南、馬來西亞等國,都可以看到端午節的劃船競渡。還有一些國家盡管不過端午節,也都對吃粽子情有獨鐘。亞洲國家由于地緣原因,受到中華文化的輻射,端午節在這些地區也很有影響力。不同地域歷史的變遷及文化的沿襲略有差異,各地在歡度端午節時所舉行的活動雖然大體相似,但也有所差異。
日本 端午節演變為男孩節
日本的端午節最早開始于奈良時代(710~794年),德川家康統治的幕府時代,5月5日成了當時重要的節日,“大名”及“旗本”等人都要穿上“式服(禮服)”前往江戶城向將軍致以節日的祝賀。當將軍家有男孩出生時,都要在將軍府前擺上馬印以表祝賀。隨著時代的變遷,端午節演變成祝賀男孩誕生并祈求男孩健康成長的節日。
在日本,活動策劃,一到男孩節這天,由七色彩旗和紅黑兩色的“真鯉”“緋鯉”組成的鯉魚旗,就會在蔚藍的天空里迎風飄動。“鯉魚旗”表示鯉魚跳龍門。
活動:今年端午節在沖繩縣系滿市將舉行系滿HARE(日語中“船”的意思)。每年農歷5月4日,3條船身繪滿圖案的賽船,在10名船手的奮力拼搏下爭先恐后。這是祈求出海平安和漁業豐收舉行的一種神事活動。
|